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一章 射雕尾声

担忧,不过见贾里玉还在,稍微放心。

    “金国精兵都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面大河,倘若正面强攻,不免旷日持久,难以速破。

    现下我蒙古和大宋联盟,若道最好的进军方略,不如借道宋境,自唐州、邓州进兵,直捣金国都城大梁。”

    贾里玉听着成吉思汗说话,暗想:“果然和历史书上记载的一样,蒙古借道宋境,直取大梁,灭金之后,再撕毁盟约,转而攻宋。

    可惜宋朝积贫积弱,主事之人也没几个能打的,不然倒可以利用这番良机,好好做做文章。”

    众将听了之后,都道是好计策,成吉思汗面带微笑,又问:“你们说说,待我们攻下大梁之后,又当如何?”

    有将领答道:“兵占大梁,再分兵攻克其他城池。”

    有将领道:“应当大杀大抢三日三夜。”

    拖雷道:“攻下大梁之后,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师攻向潼关。”

    成吉思汗闻言都是微笑不语,最后目光落在贾里玉身上,问:“贾里玉,你说说看。”

    贾里玉道:“四个字,围城打援。”

    成吉思汗闻言一怔,仔细体味了一下这四个字的意思,哈哈大笑,道:“围城打援,这四个字用得极好,你再说说如何围城,如何打援?”

    贾里玉道:“待大汗兵至大梁后,先佯攻城池,做一鼓作气拿下大梁之势头,大梁乃金国国都,国都被围,金国城池必然望风来援,那时大汗精兵以逸待劳,或半路伏击,或歼敌城下,最后才一鼓作气攻下大梁。”

    成吉思汗拊掌道:“不错!”然后拿出一幅地图铺开,众将一看,大汗所制方略,果然就是贾里玉方才所说的“围城打援”,如何佯攻,如何诱敌,如何伏击……都标注的一清二楚。

    众将看完地图,看了看成吉思汗,又看了看贾里玉,都是又惊又佩,成吉思汗道:“靖儿平日行事颇为迟钝,但极擅用兵,莫非是里玉你在背后指点?”

    贾里玉道:“大哥用兵之法,学自本朝一位元帅所著的一本兵书,并非我的指点,我有围城打援的说法,也是受那本兵书的启发。”

    成吉思汗好奇道:“那位元帅叫什么名字?”

    贾里玉便把岳飞的事迹说了,包括那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著名传言,成吉思汗听罢,在屋内负手踱步,沉默不语,过了半晌,忽然叹道:“恨不早生百年,与这位英雄交一交手,今日世间,能有谁是我敌手?”

    贾里玉当初在书上看到这句话时,真有热血沸腾之感,先不说成吉思汗是非功过,单是这样一句睥睨天下、豪气纵横的话,就令人生出多少感慨、多少遐想?

    古往今来,统兵作战,到底谁是成吉思汗的对手?

    成吉思汗和岳飞交手,到底谁更厉害一筹?

    贾里玉之所以详实地说了岳飞的事情,或许心里也有当面听成吉思汗说这句话的想法。

    定下攻打大梁的方略之后,成吉思汗又留下三个锦囊:“此次南征,金国必破,我这里有三个锦囊,拖雷一个、窝阔台一个,另外一个由贾里玉你转交郭靖,若郭靖未能及时返回,暂时由你保管。

    待攻破大梁之后,你们四人在大金皇帝的金銮殿上聚会,共同开拆,依计行事。”

    贾里玉不用看也知道,锦囊里留的妙计就是:“攻梁之后,移师南进,直取临安,灭了宋朝。郭靖若从,裂土封王,若不从,随即处死。”

    贾里玉接了密令,回到住处就拆开查验,果然不出所料,成吉思汗灭宋之志早存,同样是无法逆转。

    贾里玉唤来一位丐帮弟子,交代了一份口信,着他带给二帮主黄蓉和郭靖,然后静坐榻上,等待成吉思汗召唤。

    大约亥牌时分,贾里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