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二五章 当李皇亲看上汪财神

应该专做熟客生意,否则在内城这寸土寸金的一亩三分地,别人也难能找到这来。”

    “二公子好眼力。”汪孚林有点惊讶,李文贵看上去大概也就是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这是特意调查过他这里的情形,还是真的仅仅是猜得准?

    “什么好眼力,当初爹可是当瓦匠出身的,这种小酒肆小客栈没少修过,我跟在后头看也看多了。”李文贵说着就笑呵呵地反客为主,直奔前头那座厅堂模样的屋子,撩开竹帘子之后进去之后,他自顾自上前在第一张客位上一坐,这才弹了弹袍角说,“不过我总算比大哥运气好,姐姐富贵之后,我就去读过几年书,虽不敢自称读书人,可也不是睁眼瞎。如今爹成了伯爷,大哥成了锦衣卫指挥佥事,我也弄了个锦衣卫副千户当当。”

    汪孚林这才知道,一身麒麟服的李文贵只不过是区区锦衣卫副千户。至于这身行头哪来的,那就不用打听了,正德年间蟒袍都曾经遍地都是,更何况区区麒麟服?等到王思明送了茶上来,他使了个眼色正要将其屏退,却不想李文贵非常突兀地开口说道:“汪公子,你在京师时间虽不长,但前前后后也闹腾出不少事情,我听说不少人都在打听你。你也不用猜我今天来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是个粗人,不喜欢藏着掖着说话。”

    他微微顿了一顿,随即眯缝眼睛说道:“听说你在南京和临淮侯家中合股,开了银庄和票号?银庄专门面对那些小额的存贷,而票号则是大额存贷,再加上钱款汇兑,异地存取?”

    对于李文贵突然抛出这一茬,汪孚林再次颇感意外。毕竟,在权贵扎堆的京师,别人最关心的是自己背后的伯父兵部侍郎汪道昆,是兵部尚书谭纶,又或者是对自己的态度仿佛是赏识,又仿佛另有微妙的当朝首辅张居正,所以他惹是生非的灾星这一面被无限度放大,而财神这一面就显得很不受人重视了,可偏偏李文贵瞅准的就是别人都忽视的这一点!

    “李二公子对银庄票号感兴趣?那不过是在南直隶和浙江小打小闹,方便那些徽州商人,仅此而已。”

    “哦?可我听说,蒲州商人们对南边的银庄票号很感兴趣,已经打算在山西那边也搞一搞。”李文贵捅出这么个消息之后,满心以为汪孚林会震惊一下,又或者骂两句那些只会东施效颦的晋商,却没想到汪孚林满脸的不以为意。

    “谁不知道晋商素来财大势大,徽商们在东南发财,他们在北边发财,井水不犯河水,挺好的。多谢李二公子提醒,回头我要见到张家两位公子的时候,一定要问他们要许可费。用我的创意,怎么也得请我好好吃两顿吧?”

    见汪孚林甚至轻松写意地开起了玩笑,李文贵当然不会错认为汪孚林提到的是张居正家中那几个儿子----那肯定指的是是出自晋商豪门的张四维的儿子!如此一来,岂不是表明汪孚林和内阁两位阁老都搭上了边?可他分明听说王崇古对谭纶的兵部尚书之位颇有意想,前些日子汪道昆显然失势,汪孚林虽会惹是生非,但在京师孤立无援,他这如此明显的暗示一出来,对方岂不是应该如获至宝,立刻主动分几成干股给李家,顺势在京师也开出银庄票号来?

    心中又是不解,又是不信的李文贵接下来多番试探,等发现汪孚林只一味打太极,他终于沉下了脸,告辞的时候声音和表情全都是**的。汪孚林却仿佛没察觉似的,照旧把人送到了大门口,等到吩咐王思明掩上房门,他正转身要回屋子里去,身后却传来了王思明不安的声音。

    “公子,这位李二公子似乎很不高兴,他会不会想法子打击报复你?”

    “这家伙是个有点脑子的外戚,不会贸贸然做什么。再说了,我在京师一穷二白,所有产业就是两座宅子而已。总而言之,不用你小小年纪跟着瞎操心。门房看好,以后再有找茬的,多学着点儿。”

    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