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五二章 衣锦还乡

子学做生意算了,绿野书园也需要人打理,却被我请了竦口程氏老族长,斥责了他一顿,给他谋了个南京国子监的贡监,人去南京读书了,竦口程氏在那有几位族人,说是会照应他的。”

    这里头涉及到很多人,陈炳昌听得云里雾里。尤其汪孚林竟然是那已经考中了举人的金宝的父亲这一点,更是让他只觉得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好在叶青龙很机灵,一看到陈炳昌那表情就知道他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连忙对其少许解说了一下汪孚林和金宝秋枫的关系。当听完之后,陈炳昌只觉得叹为观止,看向汪孚林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

    汪孚林假装没察觉,使了个眼色让叶青龙帮自己招待一下陈炳昌,随即又和父亲攀谈了一会。发现汪道蕴也不知道京城如今的局势,他也就没再多问,当下又出去和今日来迎接的众人说了一会儿话。最后,歙县衙门三班六房中人因为不能撇下县衙里头的县太爷太久,没敢留下吃席面就都退了,而程许两家管事则是略留了留,但也没用晚饭便告辞离开。

    直到这时候,之前热热闹闹的大宅门清净了下来,汪孚林方才猛地发现,大姐汪元莞固然不见,两个妹妹也一样都没露头,再一问方才得知,汪元莞陪着他的姐夫许臻去了宣城志学书院求学,而汪二娘嫁了一年多,如今也已经怀着身孕,因为时间还不长,人还在西溪南吴家安胎,想过来婆家也不敢放。嫁到岩镇方家的汪小妹过门没多久,公公就遭遇急病,如果不是她坚持拿着陪嫁流水似的请大夫看病花钱,年纪还不大的方举人就死定了。

    故而,嫁作长媳的汪小妹一时走不开,只能急急忙忙往娘家送信让哥哥千万多留两日。她一定设法赶回来一趟。

    知道两个妹妹全都嫁得不错,大姐和姐夫也还美满,汪孚林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下,当下便和父亲商量了动身的日期。虽说他是要回京去述职的,可广东毕竟属于很远的地方,他此次送怀孕的妻子回家。还是决定在家多停留几天,大不了回头再日夜兼程赶路。

    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母亲吴氏安置了小北后过来时,正好听到他说十天后启程,竟是立刻开口说道:“双木,我和你爹之前就说过,要是你这次留京,那么我和你爹就带着小北坐船去京师和你会合。她自从嫁了给你之后,就没怎么和你分开过。再说这女人生产不易,若有个万一,我和你爹就没法交待了。”

    “娘,我和小北早就说定了,她就留在徽州生,这次从广州回来就已经很折腾了,再千里迢迢上京,只会比在徽州生更危险。而且。您二老又不是不知道,她晕船晕得厉害。运河又是十天九堵,万一遇到钞关或者税关找茬就更麻烦了。”见吴氏还要争取一下,他便握了握母亲的手说,“娘,我是第一次当爹,当然也很希望和她一块看着孩子出生。但世事难两全。我相信,世上没有比爹和您对媳妇更好的公婆了。”

    汪道蕴登时面露得色,吴氏则是想起之前对媳妇说起这话时,小北直摇头的情景,再品味汪孚林刚刚这番话。她不由得露出了欢喜的笑容。她素来是菩萨一样的人,儿媳妇是丈夫早年就定下婚约挑中的,儿子也喜欢,过门之后小北又很会哄她,她这个婆婆虽说偶尔心里也会酸溜溜的,但更多的时候却也真的把儿媳当成女儿来疼。所以,她还是再争了一会儿,见丈夫也帮着劝自己,她便最终放下了这念头,可心中却高兴了起来。

    儿子有了媳妇,却还是向着爹娘的!

    把汪孚林和小北送到家,常年在外漂泊不着家的吕光午自然也告辞回了新昌,汪孚林亲自把人送到了渔梁镇码头,少不得又是好一番感谢。

    因为在家里停留的时间有限,汪孚林原本还派人去了岩镇方家和西溪南吴家送信,让汪小妹别过来,叮嘱汪二娘好好安胎,自己回头去看她们,可没想到次日申时,汪小妹就匆匆和丈夫一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