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四十四章 国内暗箭

毫不客气的进行了批驳,称“铁路于农田并无损害,所谓机车隆隆,震坏秧苗,乃是无稽之谈”,针对民间对此的恐惧心理,林义哲又给出了解决办法:“为不扰民起见,修筑路基时,凡农田、坟墓、山川等,绕开便可”,并指出“日本初修铁路之时,国内反对之声,与我国一般无二,为免民间物议,日政府不惜绕道修筑海坝,铁路终成。而后铁路与民有大利,日民不仅不再反对新修铁路,反而倡议多修”。两宫皇太后听了他的解释,认为有理,同意大修铁路,并将修铁路一项写进了“定国是诏”,至此修铁路的阻碍才得以破除。

    但即便如此,时至今日,中土所修成的铁路,也只有区区天津到北京这一条而已,别说同泰西诸国,就是和隔海相望的日本相比,也差得太远!

    而现在,林义哲却已经不在了……

    李绍泉回想着当年和林义哲一起戮力同心兴办洋务的日子,一时间又是悲伤不已。

    他的目光重新落到了那些黑白照片上,不由得想起了林逸青。

    这些照片是天津海关的洋员德国人恩斯特?奥尔默在日本观战时拍摄的,他在厦门海关任职时,曾开过照相馆,使用的是最新式的照相机,这一次好奇心发作,竟然借机前往日本,想要体验一下战争,他用照相机详细拍摄下了这场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内战的详情,好多照片被英国《泰晤士报》发表,在他回到天津时,李绍泉急于了解林逸青的情况,特意请奥尔默前来督署作客,并向他打听情况,大方的奥尔默在给李绍泉详细叙述了一番之后,给了他这些照片。

    看到这些照片,李绍泉才真正明白,林逸青导演的这场削弱日本的战争。进行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哪怕以他李绍泉当年平定教匪时的能力和气魄。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他现在甚至都想象不出来。林逸青会如何收场。

    在枪林弹雨之中出生入死的他,会平安归来吗?

    林逸青回来后,会象林义哲一样,将顽固守旧派给出的难题一一化解,让洋务事业新上一个台阶吗?

    而林逸青面对清流的攻击的反应,会和林义哲一样吗?

    还是会……

    想到林逸青干掉黄树兰全家的手段,李绍泉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瀚鹏,须知中土非日本也。官场之明争暗斗,可是比战场犹要凶险十分啊!那起子清流,都是些说人话不办人事的,你这武人的性子,落在他们手中,只怕……”李绍泉自言自语的说道。

    李绍泉正自忧心忡忡之际,亲信李胜快步走了进来,将一封电报呈到了李绍泉面前。

    “制台大人,京里头娄师爷的电报。”李胜躬身说道。

    李绍泉点了点头,接过了电报。打开信封,取出电报纸看了起来。李胜则行礼快步趋出。

    电文不长。李绍泉只看了一眼,脸色便有些变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的人还没回来,京里头已经有人嗅到味道不对,这就要对他下手了!”李绍泉看完了电报,冷笑了起来。

    娄春范在电报中告诉李绍泉,因日本驻北京公使柳原前光多次前往总理衙门交涉,称有乾国人违反中立,在帮助日本西南叛军作战,要求乾国方面将其召回,总理衙门一开始以“不知情”试图搪塞,后来给柳原前光催得急了,又称“可能为海外莠民所为,此辈身在外国,天朝向不闻问”, 柳原前光不愿和总理衙门扯皮,干脆买通了一些言官,直接上奏朝廷,称林逸青“投身日本叛军,与日本政府为敌,挑起战火,在日侨民多受其害,又使列国误会天朝暗助日本叛军,以至天朝声名大损”,要求朝廷“赶派天兵,赴日本速擒此狂徒,平定叛乱”,使“天朝之威德布于东瀛,列国仰望”。现在已有多名言官上奏,敬亲王甚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