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八章 张天师的道教

,赶回王府的路上,经过崇文大街的时候,高欢正在轿子里打瞌睡,刚刚喝的有点多,加上心情也有点悲伤,所以此时他昏昏欲睡的。忽然轿子停了下来,高欢于是掀开轿帘问高仲明道:“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停下来了?”

    高仲明骑着高头大马往前跑去查探一番后有调头回来说道:“大王,今天是百姓们在祭拜太平道的张天师的日子,前面都是游行的闽中,把咱们的去路给堵住了。”高欢心里一动,于是掀开轿帘要下来,对高仲明道:“哦还有这样的事,那我可要好好的瞧瞧。”

    其实是他自己好奇,从穿越过来以后没有接触太多的民俗文化,听说张天师的祭日游行,他很高兴想要凑凑热闹,可是这可苦了高仲明,记得上次高欢遇刺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此刻要是有人想要刺王杀驾图谋不轨,那可真是大罗神仙都救不了他。

    高仲明正要劝解他不雅鲁莽形势,谁知高欢竟然毫不在意的只身前往热闹的街口去了,高仲明只能派人四处看护起来,十分紧张的紧跟其后。

    高欢来到街交口,只见好多百姓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脸上画得跟花似的手里还举着招魂幡一样的旗杆,嘴里念念有词的,走在最前头的是个举着一根巨大的香烛的黄袍道士,道士游行的队伍里有个老道看上去仙风鹤骨正气凌然的,正举着一把雕花木宝剑盘腿坐在一张台子上,下面四个大汉抬着他正往前走。

    高欢一看觉得这玩意儿比自己那个八人大轿子还给力,很好奇的问边上一个百姓道:“老家问一下,这坐在上面的老道是谁啊?”那老百姓很奇怪的回头看他一眼说奥:“你连张天师都不认识?”高欢一听这就是中国古代道教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张天师,赶紧朝人群里观望。

    他没看清楚张天师的面孔,感觉很遗憾,就问身旁的那个老百姓:“这个张天师道法怎么样?灵验吗?”这可算是问对人了,老百姓说起这个来那是滔滔不绝,对张天师赞不绝口道:“嗬他可是天师第二十八代传人,道法高深莫测百试百灵,最擅长用符咒替人治病,而且还不收穷苦人的钱。”

    高欢一听有点感兴趣,一开始他在南梁见多了得道的高僧,就想在邺城也修一座大庙,现在又看见道士,又觉得道士似乎比和尚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毕竟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信仰。于是回身对高仲明道:“走,上轿,我们回家。”高仲明刚刚还如临大敌紧张万分,一听他这样说顿时放松的问道:“怎么了大王,咱们不看了?”

    高欢坐回轿子里,一挥手道:“不看了回家,明天你去吧这个张天师给我请来王府,我要亲自和他论一论道。”高仲明心里笑了,心道:这不是开玩笑么,要说治国打仗高欢是把好手,而开始从来没听说过他还懂道教的理论。虽然心里这么想,可是嘴上还得答应着:“好叻,我明天一早就去请他来咱王府相会。”高欢摆摆手道:“明天不赶趟,一会你就去道观传话。别耽误了正事。”

    高仲明第二天还真把这个张天师请来了,这个张天师看起来比昨天还要精神,山羊胡子鹤发童颜,身材虽然精瘦可是显得很轻巧精干,走路带着风声,显得很是超凡脱俗。高欢一看天师亲自大驾光临就出来迎接。两边互相寒暄一番,这个张天师对高欢也很是客气,频频的答礼。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理解,这里要简单介绍下这个张天师的背景,这个张天师是太平道第二十八代传人,太平岛的传人从第一代天师起就一直是张姓之人担任,除了开山鼻祖张道陵之外,比较有名的还有张角,黄巾之乱以后因为官方的打压,太平道一直在河北一代被严禁传播,倒是同为一脉相承的四川汉中的五斗米道道祖张鲁发展的很好。

    到了魏晋南北朝士气,佛教尔等传入加上道教逐渐被放开禁忌,使得他们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这个张天师叫张牛角,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