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力金刚

我今天在发现这世间还真有天生神力的人,果真这神州大地是藏龙卧虎,连一个小小农民都有如此本领,你们说我以前怎么都没发现呢?难道我真的睁眼瞎发现不了人才吗?”

    孙腾安慰他道:“大王不必为此事叹气,您只要愿意,明天我就为您搜罗民间的奇人异士,像程咬银这般的多如牛毛。”高欢叹气的不是自己手下没有人才,而是自己没有很好的去挖掘这些可用之才。孙腾给他搜罗那些有什么用。但是这个倒是也提醒了高欢自己,是不是也需要搞一个像比武大会一样的盛事。

    “你们说,我以丞相兼齐王的名义,广招天下英才来我邺城比武,从中挑选一些高手作为武官培养,将来打起仗来是不是就不会这么捉襟见肘了?”羊侃闻言大喜道:“大王此计甚好,如见天下,文官们的仕途有举荐和科举两种,可是武官却很少有系统的考核,这样民间的一些高手自然很难进入朝廷的征用体系里来,这样会导致两个问题,第一这些习武的人容易在地方上拉山头当土匪危害一方,其次就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变成朝廷的心腹大患。要是您每年都能举行一次类似于文官科举一样的制度,何愁没有可选用的将才。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靠自己的培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效果,而且一旦有变损失极大。”

    高欢听羊侃这样说心里很满意,但是他有转头去问孙腾和司马子如,但两人其实对于军事方面了解也不多,孙腾没有说话,司马子如因为也在北方带过兵,在这方面有一些发言权,于是说道:“大王,臣认为羊大人说的在理,像这样的武举人咱们是要挑选一些出来。”

    高欢又问杨休之和慕容绍宗的意见,杨休之对于军士虽然不甚明了,但是他对于先进合理的制度是相当推崇的,既然有文官的科举,那为什么不能有武官的科举呢?这是合理的啊。当场他点头也表示赞同,慕容绍宗是武将出身,对此相当有发言权,他对于东魏将领的水平参差不齐感到深深的忧虑,此时高欢提出来的武举人制度正合自己的心意,当场说道:“其实军队里很早就有这样的声音了,对于那些靠着祖父辈打天下,自己吃白食的武将子弟们,底层的军卒们意见很大,不会指挥不甚精通武艺,打起仗来胡乱搞,轻则死伤部下,重则国家徒耗军费,身死国亡。”

    最后这句话说的有点重,但是高欢没有生气,他觉得慕容绍宗的话代表很大一部分底层士兵的心声,看来自己的统治表面看光鲜亮丽,其实底子里却根本就是禁不起推敲,完全是在胡搞,从来没有像样的治理出一套自己的政治管理系统,这穿越过来当大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高欢此时深有感触,不论在什么时代人事管理都一件很费脑子,很有文章的学问,不是随便上位一个人就能做的好坐得稳的。

    那既然大家都对这个事情深有感触,十分赞同,高欢立刻让杨休之在全国范围内颁布条令下去,第一届的比武大会就设在今年的六月,现在是三月中,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可以给程咬银准备准备,虽然高欢内心对他并不抱太多期望。

    高欢和众人在房里商讨着关于东大寺以及关于比武大会的事宜,门外管家敲门道:“大王,有宫里来的紧急公文要您亲自批阅。”管家不敢说立刻批阅,怕挨揍。可是高欢正跟大伙了得兴起,不想被这个公文耽搁,想要推辞,这是羊侃道:“大王不妨先看看宫里的公文,咱们今天有的是时间这些事情。”

    高欢一听宫里来的公文,心里也有点奇怪,于是就对管家道:“把人带进来吧。”说着门被打开,管家带着一个小太监进来,那小太监长的眉清目秀,看着就很讨人喜欢,小太监一见到高欢就立刻下跪道:“奴才拜见大王,拜见各位大人。”高欢走过来问道:“你是哪里的太监,什么公文会让你送来?”

    小太监跪在地上老老实实的等着高欢让他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