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六十四章车祸

    将石块和碎屑全部收集完成后,汤圣贤的面前就出现了一个直径超过百米、深度超过二十五米的大坑,看上很小,其实这连施工的第一阶段都算不上,不过剩下的就要靠深蓝工程机器人大显身手了。

    海水中直接出现了十余个和集装箱差不多尺寸的巨大柜体,不过看样子要比集装箱结实多了。

    “咔~~咔咔~~~”同一时间所有的箱子都以规则几何体的形式裂开了,然后八个黑色的身影从里面鱼贯而出,没有探照灯,他们可以“看”的见。

    其中有一个身影要比其他七个臃肿的多,这是深蓝后勤保障机器人,进行工作之余还可以给其他的机器人补充能量。

    现在才是真正进入施工的第一阶段,将这个坑变成规则柱体。一百多台深蓝机器人的机械臂开始发射出一道道的激光光线,深海之中忽明忽暗,巨大而沉重的石块从岩层上被一块一块地分离下来。

    修改了部分程序后这些机器人的“强迫症”都被治好了,不再将石头分割成每块形状尺寸都一样的建材了,基础建材汤圣贤一点都不缺,他现在要的是效率,速度越快越好。

    眨眼功夫,五天的时间过去了,汤圣贤大部分休息的时间都耗在了这里,他的莫里西斯克级核潜艇基本上就没挪过窝,全天候就在这片海域,为了节省时间,汤圣贤还是开战斗机上下班,没有条子的监视汤圣贤自然可以省事不少。特别是连回家的样子都不要装了,下了班直接往海边上开就行了。

    至于前几天堪比阪神大地震的秋田大地震他也是有所耳闻,貌似是他的施工造成的事故,对此汤圣贤只能表示默哀了,他真的不是故意的。各国政府都有所表示。

    默哀完毕,继续干活。

    几天的时间,随着施工场所不断的被清理出来,可供施工的面积也是越来越大,深蓝机器人的数量也是在不断地追加,现在已经达到了一千具。

    现在已经到了建造海底基地第一层的时候了,作为最先进的基地当然不会采用一砖一瓦不断累积的传统建造方式,汤圣贤的基地采用的是模块化组装建造,这些东西早在末世位面以两倍于主位面的速度提前准备好的。

    这些模块的规格有些相同,有些不同,有些巨大如别墅,有的则小的和汽车一样。他需要做的就是按图纸,按编号将这些模块组装在一起。

    从已经成为扁圆柱的坑洞最下面开始,汤圣贤开始投放模块了,在空间里汤圣贤已经完成初步的安装,此刻基地第一层的外部将和岩层保持十米左右的间隙,固定方式将采用液压承重柱的形式。受到挤压,这些承重柱还可以转换部分挤压能作为第一层的能源。

    这并不是一开始的设计,因为地壳运动频繁,汤圣贤打算采用新型的填充材料将这些预留空间全部填满的,虽然这样能量转化的效率更高,但汤圣贤有了更好的思路,接受了阿洛塔文明科技的他准备将防护罩技术应用在他的基地上,所以这些空间是为了能量保护罩保留的。

    吃透这项技术需要不少时间,但移植起来却并不算太难,只需要拆掉一艘拦截者母舰上能量保护罩发生器的一部分,他的基地就可以被团团保护住。

    这就是汤圣贤的发展思维,先将手上能用上的全部转化为战斗力,发展这东西可以慢慢来,但命没了就这么一条,替命的道具还是法术汤圣贤到现在可都没看到一点点踪影,所以还是要谨慎些。

    差不多等基地完工的时候就可以展开能量保护罩了,没有受到攻击的情况下维持的能量还是不多的,这些能量直接就可以从地壳的挤压能中获取。至于基地的主要能量来源还是要靠下面的“液体”能量了。

    不过先不着急。

    要在水里组装的模块基本上都有着密封舱门,这样子才不会进水。看着深蓝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