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章 怒杀郡尉

早上,赵家军除了一部分人在警戒,其余人都在修炼导引术。

    那一大片人,云蒸霞蔚的情景,让他感动莫名,连基础的部曲都能修炼。

    他个人觉得比这些人高了很多层次,定然可以获得导引术。

    赵云原本以为游侠儿肯定有自己的导引术,不管好坏,到了一定的年龄替换,说不定两种功法还互相排斥。

    后来才知道徐庶居然没有,也是习惯性思维,赵家上到家主下到仆从几乎人手一本。

    自然,赵云不是吝啬之人,找了一本习练全身筋骨的给他。

    赵家的导引术,分门别类,一般的军士,都是以强壮臂力为主。

    徐庶上阵厮杀的机会不多,强身健体就是最适合的。

    一路上都是骑行,尽管道路不怎么好,两天之后,一行人赶到汝南。

    作为郡城,汝南的防御和颍川相比,差了好几个档次。

    阳翟城墙的高度,应该在十米左右,而这里的最高处只有七米左右。

    到了汉末,赵云随时都在吐槽古人的计量单位,一整就是十几丈高。

    以城墙为例,一米等于三尺,七米是二十一尺,也就两丈一,随便扎一个云梯就能搭上城头。

    南方少马,突然出现的马队,整齐有序,让汝南人很是惊慌,难道天使到了?

    袁家是本地最大的家族,就是袁家人偶尔回来祭祖,加上拉车的马,不会超过一二十匹。

    在外面行走的部曲,每一个人都懂得驯马。

    只见两马一排,一匹马上面有人,另一匹马上驮着行李,并排而行。

    有心人开始数数,看看究竟有多少匹马。

    最前面是赵云,玄色披风,头上扎着英雄巾,俊俏的脸上略显稚嫩,看上去威武不凡。

    紧随其后的就是徐庶,他毕竟是个聪明人,在驯马上已经有了一定心得。

    也许纵驰如飞还差点,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进没任何问题。

    背上剑匣里的东西,早就鸟枪换炮。曾经作为装饰的一把破剑,在上蔡时当地大掌柜找了一把精钢长剑。

    早就有飞鸽传信过来,赵家在本地的大掌柜这些天一直都派小厮在北门守着。

    看到这么一大队骑行人马,斗胆相问,听说是赵家来人,不仅大喜,飞奔过去报信。

    可两条腿这么跑得过四条腿?赵龙让他跟着带路。

    小厮不是从真定带过来的,汝南大掌柜赵青武在逃荒的人群中挑选出来的,自愿改姓赵,成了赵青武的干儿子赵德发。

    小伙子人很机灵,就是见的世面太少,也没出过汝南,连马都不会骑。

    虽然赵云一再强调,任何人进入赵家,都可以传授驯马之术。

    赵青武的脑筋比较死板,认为只有把人带回家族,再来学习。

    汝南郡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是办公的场所,外城是居民集聚地和商贾做生意的地方。

    赵家燕赵风味与其他赵氏商业板块连在一起,正对着内城的西城门。

    想不到,内城的城墙比外城还要高上两尺左右,但不见有人巡逻。

    在赵青武带来的人引导下,大家分散去洗漱,缓解下长期骑行带来的疲惫。

    “武哥,坐!”在燕赵风味的二楼上,赵云与徐庶在那里闲聊。

    “三公子跟前,哪有青武坐的道理。”赵青武就是这样一个人,循规蹈矩。

    “你呀你呀,”赵云也不多说,他知道这人是个什么样的脾气:“这些人都往内城去干什么?”

    内城西城门,不时有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内城门虽然有兵丁看守,却并没有人阻止。

    “噢,那是袁家在招收家丁!”赵青武不以为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