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恢复了一些往日的威严。

    但这种事情太过敏感,刘仁恭没有对他多说什么,他也不好妄加议论,只是埋头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同时暗自里也在准备,将心腹赵在礼从平州调到了范阳。

    周知裕道:“营州都督府长史冯道禀告,说按照自成的叮嘱,他们正在搜集第三批战马,预计下月就能送到范阳,到时是否仍旧归于衙内军?”

    刘仁恭重重点头:“左右厢,各一半。到时候衙内军骑兵便成了气候,谁也不怕了!”

    周知裕心头一凛,他立刻意识到大帅这句话中的意味,心中的猜想不免更证实了几分。

    只听刘仁恭又道:“自成不容易,以一军之力独面北地,如今还一茬接一茬往咱们这里送马……”

    周知裕道:“毕竟是咱们卢龙的军将,这是应当的。末将是大帅带出来的兵,自成是末将带出来的兵……”

    刘仁恭叹道:“哪里有什么应当的?如今很多人,在面临危局之时,只顾明哲保身、保存实力……不提也罢……自成攻略渤海和新罗的奏章,某早已呈文长安,可你也知道,长安之乱,更甚其余,至今不曾有个说法,某恐朝廷是顾不过来了,本来还打算为自成求一个冠军大将军的封赏,为好问求一个侍中加衔,可如今……”

    周知裕忙躬身道:“大帅厚爱,末将代自成恭领了。其实朝廷是否封赏,并不重要,只要大帅愿意照拂自成,自成便当铭感五内了。大帅将北地重任托付于他,对他何尝不是一种激赏。”周知裕说得没错,朝廷的封赏再高,如今也已经到头了,除了加衔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手的,毕竟李诚中属于卢龙将领,再怎么封赏,也不可能比过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反倒是刘仁恭托付李诚中独面北地的重任,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封赏,在将防务交给李诚中的同时,也彻底将李诚中募兵的限制取消,让营州方面可以名正言顺且竭尽所能的募兵,这才是最大的封赏。

    刘仁恭道:“听说自成正在准备北略契丹,也不知进展如何?说来惭愧,咱们这些老家伙在南边屡战屡败,他这个年轻人却在北边百战百胜,呵呵……”

    周知裕道:“这次随同战马过来的消息,说自成上月已经率军北进,目标是饶乐山和扶余城,他打算一战定草原。等将草原平定之后,自成便要挥军南下,应援范阳,到时候营州军听从大帅调遣,可为大帅掌中之利器!”

    最后一句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显,不禁让刘仁恭心头大喜,他深吸了一口气,望着周知裕,连连道:“很好!很好!”

    过了良久,心情渐好的刘仁恭问道:“好问,是否应援河东,你有什么想法?”

    周知裕想了想,道:“大帅,是否应援河东,以末将看来,关键还在大帅,末将也不知当不当说。”

    “说吧,有什么就说什么,某何曾因言罪人?”

    “是。某想知道大帅的想法,是宁愿委曲求全、听命他人而得保荣华富贵,还是竭力抗争以待将来?”

    “接着说。”

    “东平郡王此人,出身黄贼乱军,素有草莽之气。这种人非常顾惜颜面,也喜好招揽他人为己所用,这些年来,他平定河南、山南、淮北、都畿大片土地,对各方节帅、刺史很少滥杀,只要向他臣服,他便不计前嫌加以启用,说起来也算胸怀宽广,此乃其立身之基。就以此战为例,魏博、成德、义武等镇都向东平郡王投降,其节帅各自身兼旧制,并无黜落,原来做什么,现在仍旧做什么。如果大帅以河北之地纳诚,想必东平郡王必会照拂有加,荣华富贵仍旧在大帅手中。”

    刘仁恭眼神微动,犹豫道:“向朱全忠匹夫投降,那某家将来岂不是须听令行事……”

    周知裕接口道:“正是,将来大帅便要听他的号令,万万不可违背,否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