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来,直接就可以用……另外就是牛筋的损耗比较大,备用的牛筋已经消耗了三成,还要崔都虞帮忙安排增添一些。”

    崔和点点头,看到一架投石机下面的木轮缺了一个,问:“木轮如何?”

    李辉杨道:“之前还好,今日上午用下来一看,木轮的承受力还有问题,使用的太过密集和频繁以后,容易断裂。”

    崔和问:“有什么解决办法?”

    李辉杨道:“弟兄们想了个办法,准备立刻做一批木轮,增加轴的厚度,加大木轮的横面,预计明日就能更换好。其实投石机还罢了,云梯的木轮尤其需要更换,云梯是要上人的,木轮的承受力恐怕不够。”

    崔和赞许道:“能解决就好,有什么需要尽管寻某,某来替你想办法。”随即又肃然道:“关键是要保证这些器械堪用,攻城时出了大岔子,大帅责罚某,某就责罚你!”

    如今的崔和已经与当年的纨绔子弟截然不同,经过白狼山军校的训练,经过在后勤司里的历练,崔和发挥出了他的天分,将卢龙军的后勤事宜打理得井井有条,一步步登上了后勤司调拨处都虞候的高位军职。

    调拨处掌管后勤司辎重军甲的调拨,说白了,那支军队拨付什么、拨付多少、什么时候拨付,完全由崔和的调拨处来安排,这种权力相当大,在后勤司里仅次于总管赵弘德,就算放到整个卢龙军中,也不比一军都指挥使来得差,是各军主官热烈追捧和拍马的对象。

    正因为有了崔和的升迁,加上赵原平的存在,原来在幽州堪称豪门的赵氏才没有衰落,右武卫大将军赵元德才能继续优哉游哉的过他的舒心日子。就连原霸都骑军镇遏使赵霸都有起复的迹象,军事参谋总署准备充分发挥赵霸的军事才能,在即将成立的数支新军中给他一个合适的主官之职,据说赵霸的起复里有崔和和赵原平二人的因素在内。

    上位久了,崔和已经隐然有了一股不怒而威的架势,工程营指挥李辉杨对崔和的要求立刻凛然遵从。

    崔和视察完了工程营,然后回到自己的帐内,继续处理后勤事宜。卢龙军作战极其重视后勤,所以崔和手上有忙不完的事务。处理完几件事务,有经历递过来一份书信,却是正在沧州军中效力的三级士官罗源安的私信。

    罗源安是当年崔和在白狼山军校的学官,崔和的人生历程受罗源安影响甚深,可以说是罗源安一手促成了崔和的转变。罗源安的字很难看,但信里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关怀,虽说从官职上来讲,崔和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了罗源安,但罗源安却仍旧相当霸道的叮嘱崔和要在战阵之上如何如何保重自己的安全,看得崔和温暖不已。

    崔和很快给罗源安回了一封信,然后从自家的包裹中取一柄镶嵌了渤海东珠的短剑,命人连信带剑一起送到位于厌次西城外的沧州军大营去。短剑是右武卫大将军赵元德送给崔和防身的,但崔和拿到短剑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送给罗源安。作为这次棣州行营的后勤主官,崔和不用担忧自己的安全,倒是很担心罗源安,因为罗源安不是军官,每次作战都会前出到两军厮杀的一线,所以崔和很不放心。

    处理完这些事情,下午对厌次的攻击又开始了。

    刘重霸所部的宣武军再次挨了一个下午的石弹,被打得头都抬不起来。等到卢龙军修葺投石机的时候,他就赶忙命部下上城,等卢龙军的投石机再次开火以后,他又连忙命令部下下城。一会儿冲到城头上防守,一会儿又奔下城墙躲避,反反复复在城上城下间来回。这种举动看上去很傻,但刘重霸又不敢不做,万一卢龙军忽然登城怎么办?

    折腾了一天,城下的怀约联军各营军卒们看得津津有味,城上的刘重霸所部宣武军则郁闷无比。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怀约联军后撤回营,刘重霸则重重舒了口气,终于有工夫下城喝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