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11~512章 空军竞赛再起【万字大更】

武器的研究。当然,核武实验室找到了钚元素,也给核工程实验室的居里夫人和卢瑟福等人指明了方向,尽管居里夫人等人还没有发现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个秘密的核武实验室存在,但也因此引起了他们的怀疑。居里夫人上书给王辰浩询问是否在瞒着他们开发核武器,对此王辰浩坚决予以否认。由于居里夫人等人没有直接证据,加上钚元素的出现令热核反应成为现实,以及云南地区经过多年的搜寻终于找到了控制核反应的高纯度石墨,还有重水的提炼也进入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的精力纷纷被马上就要投入研发的轻水反应堆和重水反应堆工程所吸引,很就淡忘了。

    中华帝国的第一座试验用重水反应堆在葫芦岛军事基地附近的一个无人小岛上建立,是卢瑟福、居里夫人等核工程科研人员用来试验减缓和冷却核反应之用,目的就是控制链式核反应,使得核反应的放能和吸能过程在工作人员的有效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重水是核反应的有效减缓和冷却制剂,但重水的提炼价格太过高昂。卢瑟福等核物理科学家们认为既然研究核反应堆是为了发电造福人类,如果成本远远高于火力发电的话,开发起来就没意义了。因此,很他们想办法用普通的水来代替重水,于是轻水反应堆项目也同时列入开发研究方案当中。

    整体来说,中华帝国的核反应堆工程和核武器工程在1927年以后的研发速度都大幅度提升,一旦试验用的重水反应堆或者轻水反应堆成功,那么核电站就可以着手建立了。同样,一旦铀浓缩工程达到90%以上(52千克)的浓度和浓缩钚达到25%(16千克)以上的临界质量状态,就可以实现核武器的生产。

    可以说,中华帝国此时已经进入后攻坚阶段,尽管一直未能把爱因斯坦等核物理专家们请到中华帝国,但中华帝国凭借现有的人和技术储备,还是出色的走到了这一步,核反应堆和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在全球其他国家当中,对于核物理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论起跑线状态,没有人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作用。

    在整个条约时代里,中华帝国因为拥有绝对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因此不用担心其他国家在常规武器方面超越中华帝国,所以帝方便将精力都放在了核武器工程上面。常规武器方面,中华帝国自战后开始,一直使用世界大战前和大战期间研发的武器装备,基本上各种军事装备的大规模都停止了,只保留实验室内的科研项目,帝国海陆空三军及二炮部队在想到长的时间里都没有进行装备的和换代。例如陆军在南非战争前一直使用大战期间的装备,包括16战车、16轮式步战车和16反坦克战车在内的武器装备服役了十几年。同样,空军装备也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以雷电战斗机和地狱火战斗机作为主力战斗机,以h2n1轰炸机作为主力轰炸机来使用,这些作战飞机同样是十几年以上的服役年龄,修了再补补了再修,直到南非战争爆发后中华帝国国会开始对其进行大规模改造,空军得到的歼十、轰六等先进作战飞机的订单。

    作为中华帝国掌控全球的功臣,中华帝国海军也在条约时代里放了长假,其主力舰也基本上都是服役了十五六年的战舰,老的唐级战列舰服役了十六年,晋级战列巡洋舰则服役了十七年之久。而海军主力舰当中的主力舰是清级战列舰,但并非是当年中华帝国海军造船厂里建造的那些超级战列舰,而是中华帝国海军将俘获自美国海军的南达科他号、蒙大拿号、印第安纳号、马萨诸塞号、奇尔沙治号这五艘搭载16英寸巨炮的超级战列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之后,以中华帝国清级战列舰进行命名,使其一直服役到现在。

    可以说,中华帝国三军将士们在整个条约时代里是相当悠闲的。但是,欧美各国却不一样,在初七八年间,各国因为财政无力支撑强大的军备,所以没有什么动作,跟中华帝国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