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六十八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

落的将法国皇帝俘获。而这场战役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前两项英法俄占有一定优势的话,那么最后一项的对比中,美国人十分不看好协约国。原因是为什么?因为俄国!在两次华俄战争中俄国海陆军连续被击败了两次,不,如果算上当年甲午战争的话,俄国海军被击败了3次。虽然在马汉等美国海军高层的眼中,俄国海军的表现还算不错,毕竟参考一下美西战争中美国舰队的表现,在自己有优势的情况下让弱小的西班牙舰队一阵暴揍。而俄国海军在三次交战中几乎处于劣势或者持平的状态,被华夏舰队打败也算正常表现。但是关键是美国舆论认为俄国人不行!

    如果说海军方面还有一些争议的话,那么美国人对俄国陆军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陈旧、腐朽、思想僵化、贪污、渎职、自大等等几乎所有的词都被用来形容俄国陆军。而欧洲的大战打的就是陆军和海军,协约国一方有这么一个猪队友本来就拉了不少分。好吧,虽然意大利也不咋样。奥匈的战斗力也乐观(其实还没俄国人强呢)。

    但是同盟国一方的德国实在是太强了,数月之内进驻凡尔赛宫的战例足够震慑整个世界。至于英法吗?法国当年都打不过那时候的普鲁士,现在吗,自然更大不过了。至于英国?美国人表示我们尊重大不列颠在海上的权利,但是陆地上吗?大英帝国已经没有了当年拿破仑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时的荣光。连非洲的布尔人都打的异常纠结!

    于是乎,综合考虑了之后美国人认为在这场大战中协约国的情况很不好,非常不好。“也许对于最后协约国最好的结果就是德奥打垮了俄国,获取了大量的土地,法国人勉强守住了自己的防线,而英国则在北海和地中海压制对方的海军。至于最坏的结果吗?可能俄国和法国这两个强国都会在日耳曼人的铁蹄下灰飞烟灭。而英国人勉强靠着自己的海军以及英吉利海峡的庇护苟且偷生。”马汉曾经这样忧虑的说道。

    有一句俗话叫,站在胜利者的一边总不会错。但是这句话绝对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比如说这一次,美国就绝对不能站在胜利者的一边。第一点就是美国与英法之间的贸易和金融关系就决定了美国不能坐视英法的失败,英国是世界上的金融中心,法国是世界上的高利贷国家,他们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了华尔街那些大佬们的利益,德国摧毁的不仅仅是协约国的国家,更是摧毁了目前对美国有利的金融体系,英法给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贷款,但是如果有一天这笔贷款没了,美国的工业和金融流转肯定会出问题。而这是美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第二点就是,在战争期间,掌握着大西洋的英法肯定会从美国订购大量的物资和产品。但是在战争期间,这些产品的订购也许并不能以现金的方式进行交易,很有可能会产生外债,如果英法打赢了还好,可以通过搜刮德国来补偿这笔外债,但是如果打输了呢?美国人的货款不久彻底泡汤了?这要是换你,你能忍吗?

    如果说前两点美国人还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话。那么第三点就真的绝对不能容忍,那就是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可以和自己比肩的国家控制整个欧洲。想象一下这场战争德国胜利后的情况吧,即使是最差的结果,德国也可以将东欧的大片土地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领土扩大一倍以上绝对不是问题,即使以现在的德国,领土面积不过60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万不到的标准都可以做到世界第二,那么等这次战争结束后,在这个世界上谁还能挡得住德国?失去了俄国,英法能自保就不错了,整个欧洲都将在一个声音下颤抖不已。

    而德国控制的不仅仅是欧洲,往南,德国可以通过其土耳其盟友控制中东和非洲,往东深入亚洲的可能性其实不大,因为地理上太过遥远,那么剩下的就只能往西,往西就是大西洋,过了大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