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大战略

笑的说道。

    “不过好在,我们可以再南亚部署足够多的空军基地来弥补我们海军兵力的不足,当然,德国人也会在两河流域部署航空基地的。但是我们之间毕竟隔着一个波斯。德国人的战斗机航程有限,我认为他们舰队如果想要在陆基航空兵的掩护下的话,很有可能到不了印度沿海。”本森说道。

    “情况可能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好,比如说,如果德国能够在意大利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在波斯为何就不能复制这个胜利呢?在未来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将驻扎在地中海和波斯湾、而英国印度洋舰队实力远逊于同盟国舰队,而美国在开战之前又不会进入南亚。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同盟国突然发动对波斯的战争,单纯靠英国能挡住吗?而如果在德国正式向南亚进军之前先把波斯拿下来并作为前进基地的话......。”邓世昌边说边在旁边的一张地图上比划着。

    “对于未来德国可能采取的战略战术,我国进行过专门的推演,我认为大家有必要好好看看。”说着邓世昌取出了一打文件交给在场的诸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华夏如果想要抢的先机,那么就必须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自己是同盟国那么会怎么打这场战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奥在摆脱了金融危机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墨索里尼上台然后将意大利控制在手中。而无论是华夏还是协约国似乎都很难阻止德国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拖延,并且让德国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德国一旦成功后,一定会将意大利变成德国未来南亚战略中重要的一个部件,意大利的港口和造船业以及军队必将增强同盟国的军事实力。

    而第二步就是攻占波斯,这不仅仅是因为波斯是一个重要的石油产地,更重要的是,这将作为德国向南亚进军的重要跳板!德国是一个陆军强国,而在南亚战场上,除了开展初期英国人有一定的主场优势之外,无论从装备补充难度还是从后勤角度来看,德国都占有很大优势,德国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修筑的铁路网已经直抵巴士拉,可以方便的运输装备和人员,而更多的物资和弹药则直接通过红海和印度洋运抵波斯湾。虽然印度有一些基础工业,但是各种珍贵的技术装备和精锐部队都需要从协约国本土运抵。费用更大而且更耗时。

    如果德国人想要稳一些的话,德国人一定会发挥自己在陆军方面的优势来占领南亚。所以波斯是必须要拿下的,然后就看陆军的了,能否占领南洋要看陆军的表现,但是并不意味着海军不重要。德国人需要海军去封锁南亚协约国的补给通道,同时需要保障自己的运输通道的安全。从某种程度上讲,德国陆军把自己的生命线交给了德国海军,而对于协约国来说,想要单纯靠陆军与对手争雄的话,在不考虑华夏大规模介入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可能的。

    唯一能够迟滞对方的办法就只有通过海军和空军来不断打击德国的海上运输通道来阻止德国陆军的推进。进而等待转机。但是很悲催的是,至少在战争前期,协约国部署在印度的海军兵力占劣势,所以这就可能会导致德国人做出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海军主动出击,通过一系列凌厉的攻势彻底摧毁协约国在南亚的海上力量以及沿海的机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奠定胜局。

    这样的选择最大的好处是见效快,因为海军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一天之内输掉几十年积累的军种,而且补充周期相当漫长!而如果能在南亚打垮协约国南亚舰队后,同盟国主力舰队就可以腾出手来进入大西洋,进而从海上攻击北大西洋运输线,如果战局真到了这一步,那么在舰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协约国能否保住英法就要画一个问号了。

    当然,如果这样做的话,德国人同样要面对海军万一失败带来的影响。不过考虑到在印度洋同盟国海军的优势地位,以及作为大陆国家德国人对海权的依赖性不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