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二等航空母舰

也可以保证核心舱的安全。用一个中等程度的损伤换取对方一艘护航航母加上一堆运输船。航空巡洋舰一方可谓是赚翻了!一般一个护航船队最多也就配一艘护航航母就不错了。就算航空巡洋舰失去了航空能力,人家还有舰炮不是?上去追击速度一般在12节左右的商船那可是毫无压力啊,要是碰上不长眼的驱逐舰还可以顺道砸死。

    所以在这个位面上为了保证交通运输线的畅通,那么就必须让护航航母能够压制航空巡洋舰。压制的标准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飞机数量比你多,放飞能力比你强,防护过得去,至少不能被秒,再加上一条就是航速必须要快,要是只有20节不到的航速的话,面对最高航速高达30节以上,巡航速度都能达到20节以上的航空巡洋舰,你怎么追啊!在大洋上作战,航速带来的机动性优势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临战时需要快速机动的时候。

    战舰设计首先要以完成任务为标准,其它诸如造价和建造周期则要先放到第二位。为了充分压制航空巡洋舰,舰载机的数量应该不少于60架。而放飞能力的也必须保证一波放出27架左右的飞机。(可以使用弹射器)如果说的更详细一些的话,这27架飞机中必须有8架左右的鱼雷机,而剩余的轰炸机也必须可以装载500kg级别的炸弹。前者自然是对付战舰的最好的武器,而后者的炸弹也可以对航空巡洋舰构成严重威胁。

    要达到这个放飞需要的话,那么飞行甲板的长度必须保证210米以上,这是有依据的,装上鱼雷和500kg级别炸弹的轰炸机想要靠滑跑起飞的话,至少需要150米左右的的距离,而15架的话,需要放4排左右(折翼状态下。)算上中间的间隔,4排飞机一共需要50多米。而要考虑最宽处要能放下四架飞机的宽度的话。那么这艘这航空母舰的宽度也要在25米以上。

    至于防御能力吗?徐杰的设想是弹药库必须能保证挡住500kg半穿甲弹的攻击,那么弹药库顶部的装甲厚度应该在90mm以上。并且可以及时的注水来防止殉爆。动力舱的防护标准则是部分地区防御500kg高爆弹的攻击。同时采用交错布局,至少可以保证不会被一发炸弹摧毁所有的动力。而在水下防护方面,无论是隔舱的划分还是防雷装甲的厚度都按照军舰的标准设定。至于航速吗?至少也要达到25节以上的航速,才可以保证舰载机的甲板风速和在大洋上快速机动的需求。在这些要求下,这种护航航母的满载吨位直接超过了1.5万吨。而且造价也绝对不会很便宜。

    “我看这个设计标准怎么就这么眼熟呢?”徐杰看着纸上的字颇为郁闷的说道。如果再加上一个双层机库,然后削减弹药库防御水平,再把航速定在30节以上的话那就是历史上的云龙了!徐杰又翻了一下旁边的另外一张纸,这张纸上写的是历史上的独立级轻型航母的数据,仔细对比一下后,徐杰发现,在吨位差了几千吨的情况下,云龙号的战斗力可比独立号强了一倍左右。而且云龙号的生产周期并不算长,以历史上日本茶几的工业能力,建造一艘云龙的时间也超不过2年。而独立号的建造周期是1年多,所以在徐杰看来,无论从战斗力还是从建造周期以及性价比上来看云龙型航母显然更好。

    而且云龙型航母还可以作为舰队航母,较好的硬件性能让他能充分担任战斗机放飞任务的同时还可以释放一些攻击机弥补攻击力的不足。在徐杰的设想中,以云龙型航母为基础的次级舰队航空母舰既可以用于舰队作战,同时也可以用于在大洋上猎杀航空巡洋舰。但是因为云龙毕竟也不便宜,所以这种航母的建造数量也不会太多,和历史上那些建造了上百艘的护航航母数量肯定没法比。

    所以徐杰对次级航母的安排是这样的,将海面划分为高危海域和低危海域,前者自然是德国舰队和航空巡洋舰可能出现的地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