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九章太清道力

炼也是不得已。我就是难受还没见师父一面。大师兄,你说师父要闭关多久?”

    清虚听清岩如此明理,心里暗暗惭愧,又使劲埋怨了广闲一阵。听清岩问多长时间,这个他也不知道。当然也不能说不知道,就道“应该不长,大概也就是一年吧!”心里却道“这个谁知道!师父哎!”

    清岩一听自然当真,一年也不长,心情稍微好了点。心道“反正自己在山上要呆六年,怎么也会见到师父的。”哪知道昨天那个长着鹰钩鼻,双眼冒亮光的木心道人就是他师父!就道“大师兄,那现在我该干什么?”

    清虚一看他不再问师父的事,松了口气,他可不想再骗清岩。道“现在当然是教你本派的入门心法了,为兄就代师传你太清道力的第一层口诀。”

    清岩一听自己马上就要修炼太清道力了,心情顿时好转。这可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了,这是自己想要飞天遁地的第一步。就把被师父抛弃的事抛在脑后,只等清虚传他心法了。

    师兄弟二人回转松风观,进入三清殿,在三位道家尊神的注视下,各自找了个蒲团盘膝而坐。

    在习炼太清道力之前,清虚先给清岩讲了太清道力的来历以及此道法的四种境界。

    太清道力是崆峒派祖师大方真人所创。据大方真人所留的各种典籍所述,此道法是当年真人在得道之地--东崆峒的一处洞府中,获得一部道书上记载的心法研习后所创的。大方真人以本身所学揉和那本道书所载的心法,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才创出一门新的道法。因为那本道书名为太清玉册,大方真人因这道法是借用和参照过前辈心血,就起名为太清道力,以此纪念,也表示自己不敢居全功。

    太清者自古论法不一。一指天道。《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仪,建之以太清。”二指天空。《楚辞·九叹·远游》:“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亦霄而凌太清”而三指的就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说道这里清虚抬头看了看那太清道德天尊像,道“而本派的太清道力虽以太清和道为名,却不是纯粹的道家心法!”

    清岩正听得津津有味,闻言一愣,问道“不是道家心法?我都不是成道士了嘛!再说大方祖师不也是道士嘛!”

    清虚解释道“大方祖师未成道之前,不是道士而是一介书生那时便是身怀神功和不世才学。大方祖师所处年代是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一方,相互攻伐,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大方祖师虽有经天纬地之材,却是无施展之地。这便有了出世之心,据祖师所记载他云游四方,一日来到一处世外仙境发现了前人所留的修真之所。便在那处潜心修炼,数十年后功法大成,体悟天道,后来就束发为道自号大方。那地方就是祖师所说的东崆峒了,大方祖师本身所习炼的功法是中原儒家心法,糅合了太清玉册的心法后,便有大象无形之意,就是顾师叔习炼的无形剑诀。”

    清岩听到这里“啊!”一声,清虚接着道“太清道力与无形剑诀一脉同源,加上祖师的本身儒家心法。所以说太清道力并非纯粹的道家心诀。”

    清岩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为什么无形剑诀就只有顾师叔会?”

    清虚道“太清道力与无形剑诀虽是一脉同源却是有生克之道。二者不可兼习,本派除大方祖师外从来没有人能够同时修炼这两种道法。而且,无形剑诀一直都是一脉单传,就像顾师叔以后只能收一个弟子传授无形剑诀。”

    清岩奇道“这是为什么?”

    清虚摇摇头道“祖师定的规矩,我也不知道!”

    清岩心道“为什么大方祖师定的门规都很奇怪?”知道清虚也说不明白,就再没有问。

    清虚接着道“太清道力共分为四个境界,一为太初,二为两仪,三为混元,四为无极。而每一境界又分为九层,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