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3章】 封推第八更

打清军,听谁指挥都一样。再说,吴统制在时,咱们就是燕晋联军的一部分,您当时不也参与其中嘛,从那个道理说起来,咱们早就是您的部下,不存在吞并不吞并地问题。”

    “这样好不好?我先请示一下大帅,看他如何答复?你们的职位也一并考虑进去。”

    “好!”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从此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其实,这个提议他们早就商量好了,蓝、李二人兵力强大,装备精良,有飞艇大炮配合,背后又有东北支撑,实力雄厚,趁势归入,对手下的弟兄也算是一条好出路,起码粮饷有保证,不用象叫花子一样打仗。革命时可以不计较这些,革命成功后总得有个出路才行。

    “秦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经范旭东推荐,吴蕴初就要前来东北,给他做搭档了。”

    “味精专家给你们搞来了?”秦时竹很高兴,“现在人才紧缺,有些苗子我们不知道,专家们可都清楚得很呢。”

    “蓝天蔚用密电发来汇报,说山西军有意归入麾下,他和李春福商量后已初步同意,并给孔、周二人拟定了职务和办法,请示你的意见。”

    “一律照准!”秦时竹兴奋地说,“蓝天蔚干得不错,不仅拿下了绥远,而且又多了不少人马,岂有不批准的道理?”

    “他还说,他们推举他为山西都督,这个他还没有接受,想听听你的意见。”

    “看来,取山西比我们想像得要容易。”秦时竹高兴极了,“现在名正言顺,正好趁势拿下山西,全面完成三路会攻。”

    “若蓝天蔚有异心怎么办?”葛洪义隐隐约约提出了他地担心。

    “不用担心,蓝天蔚不是阎锡山,对革命事业还是很忠诚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再说,李春福在那里,对他是一个约束。”秦时竹想了想,“咱们要支持他入主山西,毕竟他在新军中威望比较高,又有吴禄贞的前车之鉴,他不会轻易倒向老袁的。”

    “他要倒恐怕没那么容易,他手下不少还是咱们东北人呢。”

    “所以咱们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取山西本来我没这个打算,但现在机会这么好,不取就说不过去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们要把握住机会,占了山西,才有机会西进,才能巩固绥远一带。”

    “那绥远让李春福驻守吧,封他一个绥远镇守使!”葛洪义想了想,“干脆把骑兵旅全部升格为骑兵师,和蓝天蔚并级,这样,马占山那边就是骑二师了,名义上自然是表彰他们的革命功绩。当然,骑兵师的编制不用和步兵师看齐,就以5000为限吧。”

    “就这么办。给蓝天蔚多拨些军需,让他把新加入革命军的军饷补发一下,每人20个大洋,已牺牲、伤残的将士酌情发给抚恤金,把他们好好安抚一下,同时再以我的名义,明确任命周、孔二人,此二人以下,由他们四人商量着任命然后报大本营备案。”

    “这么一来军心就稳固了。”葛洪义深表赞同,“这十几万大洋花得值!”

    东北不缺钱花,南京却窘迫地要命。23日,南京政府以江苏铁路公司出面,与日本大仓洋行签订300万日元的借款,以上海到枫泾间铁路为担保。政府方面得到了250万,还有50万给了江苏都督府。英国曾出面干涉,日本狡猾地辩解说这是大仓个人对铁路公司的借款,没有援助南京政府的意思,英国也只好作罢。

    几乎与此同时,临时政府以“民国新立,军需孔繁”,拟“暂借招商局抵押银1000万两备用”,这是由招商局出面,与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和日清公司商谈的。

    这些事情,看起来是孤立的事件,其实都与日本政府的对华总方针相关----那就是尽可能地使中国陷于长期混乱,以便混水摸鱼,扩张自己地领土和获得经济上的支配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