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14章】 部队建设

    “费用实在太高。”葛洪义皱眉道,“这些省一年的税收全部加起来都只有一亿稍微多点,如果再把20万人的军饷也包括进去,等于5年税收全部打了水漂,这可怎么办?”

    “那才真叫穷兵黩武!”夏海燕讽刺道。

    刚从还兴奋不已的人群,如同被当头泼了一盆凉水,顿时恹了。

    “这还只是普通装备,如果要开发新型飞机、战车、军舰、无线电技术,再列装的话,恐怕还要再投入一个亿。”何峰继续往天文数字上补充。

    “晕,还要这么多啊?看来真是要靠德国大老板投资了,不然就是把辽阳集团全部塞进去都不够。”

    “勉为其难地去照着做,财政恐怕要垮台,到时候不等敌人来打我们,我们自己就得完蛋。”秦时竹给他们打气,“好在一战后形势会好一点,税收、实业收入能有大幅度增加,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能不能从德国方面想想办法,获得援助,早日完全整编完毕。”

    “第一,德国会来投资,但投资绝不会给我们直接变成军火,我们也不能走袁世凯的路,把铁路借款当成军费用掉,那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第二,目前现有地部队不能再扩员了,甚至要缩编,转业;

    第三,这中间我们可以通过转卖军火发点财,但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不要期望太高;

    第四,军备更新计划如果一时完不成。可以先缓一缓,可以先把几个核心师装备好。旅嘛就委屈一下;

    第五,最要紧地是部队训练和士兵作风,一支松松垮垮的部队再有良好地装备也要打败仗;

    第六,更新装备后,对士兵的素质和文化要求提高了,在部队要推广文化学习,作为士兵晋升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技术兵种,达不到要求的一律转行或淘汰。”

    “秦总的话有道理。”陆尚荣沉思了一下。“就目前的装备而言。我们已比北洋军略强,只是部队扩张太快,战斗力难以保证,我们回去后要善加练兵,争取用一年地时间练出合格兵员。”

    “不仅如此,你们还要抽调老兵到守备旅去帮助训练。这12个旅,除了马瑞风所部因为是新民的老底子。实力不弱,其它旅,训练不系统、不正规,郭松龄练着也很是头痛。”秦时竹说,“更要命的是,由于本来就是一些地方武装,很多兵都上了年纪,40岁地也屡见不鲜,趁着革命胜利。正好找这个借口把他们都裁减掉。各省地老弱残兵,也由你们分头裁减。黑龙江情况特殊,到时候我单独找吴俊升和马占山谈。”

    秦时竹接着又将军饷等后勤事务规划了一遍:“军饷暂时按个人军衔发放,将来还要同职务挂钩,作战部队应该比机关高20%以上,具体为:三等兵兵每月4元,二等兵6元。一等兵9元;下士13元。中士17元,上士21元;准尉26元。少尉32元,中尉40元,上尉50元;少校80元,中校150元,上校250元;代将400元,少将700元,中将1000元,上将1500元。兼职不得兼薪。

    从排级开始,再根据职务高低,每个岗位对照发放岗位津贴和办公经费。每月关饷,月中发放,一般不得拖欠,如士兵有紧急情况,可要求透支,不必付息,连内透支一律由连长批准,连级干部由营长批准,以此类推。每年农历年末,凡当年没有因违反纪律而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可一次性领取相当于本人本年度月平均军饷的年度津贴,俗称过节费,由团级掌握发放。

    每位士兵,春秋各发放夹衣两套,夏季单衣三套,冬季棉衣两套,棉大衣一套,布鞋、胶鞋(东北自己生产)各三双,棉鞋两双,军官另发放皮鞋两双,骑兵额外发放马靴;发放单军帽两顶,棉军帽两顶,钢盔一顶(系仿造德m56式样,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