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5章】 参观教育

类是商业学校,如大仓商业学校就是这类学校的典型。它的学制是预科两年,本科四年。预科主要培养国营商业一般服务人员,本科生除预科所设课程外,还耍学习经济、法规、簿记、商品学、商业实践等等。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充实商事机构地高级管理人员。大仓商业学校与其它商校不同的地方是它还附设了夜校专修科,招收那些白天做工养家糊口,没有时间读书的贫寒子弟。大仓商校地创建人大仓喜八郎自己就是贫寒出身,他通过顽强的努力、刻苦的自学而成为一位名闻日本的实业家(即大仓组财团)。

    黄炎培在笔记本上刷刷的记下:……可借鉴大仓模式,开办夜校,一方面可有效利用馆舍,不必投入大量经费建造新校,另一方面可方便已工作但仍需学习的贫寒子弟。考察团还了解到,大仓商校从开办、购地、建房、置办学校设备所需十万多元,全部都是大仓喜八郎独捐,学校的常年经费也是由大仓先生专门存入银行的款项生息而来。这项款每年利息大约两万,足以满足经费需要。很多商业巨子深受感触,荣德生为此曾在日记中发出感想:“……盖八郎徒手起家,不数十年,致富数百万。而能栽培后生,体恤寒酸若此,其胸襟非寻常人所能及,可钦佩也。”他对于大仓喜八郎捐资兴学地行动极为赞赏,并且打算效法。其后几十年,荣氏家族果然实现了这一愿望。

    日本学校地第二类是师范学校。这类学校又分国立和府立两种,专为全国城乡培养中等学校的教师。学制分三年、四年两种。并分文、理、制艺三科。无论国立或府立师范,都附有小学和幼稚园,作为学校自己地教学实践的练习场所。东京的府立师范学校,还兼设了师范的简易科,专门为农村培养小学教员。黄炎培对此十分感兴趣,认为中国为提高国民素质。必须以普及小学为基础。而简易师范又是基础地基础。这种学制一至二年地简易科对迅速大量培养初级教育人才十分有效,他称之“欲求速成师范,当取此法”。

    第三类是工科学校。如商船学校,分为海船制造与机关驾驶二科,学制为四年,以培养工程师、大副为目的。陈设有教室、实验室、自修室、练船场外,还附设造船厂。供学员实习制造之用。工科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工学并举”。教师同时也是学校附设工厂的工程师,学生是半工半读,相辅而行。所以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任职以后能够很快发挥作用。北疆也设有工业高等专科,只是由于事业草创,分类不及日本这么细致。

    北疆和日方原本有协议,既要聘请日方顾问也要聘请日方教师。顾问方面日本催得紧,秦时竹基本都已经办好。但教师方面迟迟没有全部到位,日方心里也很急躁,按照他们的既定目标。是需要对华输出大量教师,以便影响中国青年,因此在考察团参观访问的时候,一方面热情接待,随即又不遗余力地大力推销。教育系统地几位官员心里有数,对日本推荐地其他教师都不感兴趣,唯独聘请了20位西医教师和10位法科教授。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日本西医学习欧美已取得相当成就。中国很多西医名词都是直接来自于日文翻译。由日方发挥二传手功能,比较合适。鲁迅先生(周树人。现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曾经在仙台医学院受过藤野先生的教诲,闻得这次考察,特意推荐了自己的老师。夏海燕本身就是医科出生,对于医学相当熟悉,在她的把关下,20位理论精深,实践经验丰富的日本教师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为期2年的客座教授聘书。至于法科,则是着眼于中国法律体制改革和健全司法的需要,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所用的法律体系与清朝有很多相象之处,这种亲缘性远较西方法律(包括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要来得大,而且对各种法学名词地翻译也以采用日文译法比较得当。清末修律时,沈家本等修律大臣都是在日本专家的下拿出了《大清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