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6章】 中英关系

,你们尽管放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是!”对于把握战争与政治互动的时机,秦时竹一贯拿捏的很好,张绍曾虽然对于两年的时间表有些惊讶,但还是当即应承下来。

    “巡阅使阁下,今日我前来拜访,是得到了我国政府有关方面的正式训令,是以官方身份出面的,我地声明将代表我国政府目前的立场和看法,这虽然听上去有些令人不太愉快,但作为外交人员,我觉得还是坦率一点的好。”

    望着傲慢而又显得无礼地英国领事,秦时竹没有任何生气的神情,反而热情地招呼,面带笑容地倾听对方所谓的“正式声明”!

    “第一,大英帝国对目前中国的局势深表关注,作为有重大利益的国家,我们不希望中国陷入长时间的战乱或者混乱;

    第二,对于目前的护国战争,帝国方面表示理解,并将保持中立,但我们希望,这场战事能够尽快结束;

    第三,出于和中国的传统友谊,帝国政府愿意派出外交人员进行斡旋和调解,由于目前北京政府事实上已陷入瘫痪,我们将首先与巡阅使阁下保持接触,以便随时了解动态和新闻;

    第四,我们希望中国能尽快从战争状态中得到恢复,并且建立起民主、稳定、能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地政府,英国政府愿意以此为基础,和新政府展开会谈,商谈原政府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如果能够顺利解决,我们将为新政府提供国际保证并建立起外交关系,换言之,我们将会承认新政权……”

    然后这位领事先生凑近秦时竹,悄声说道:“作为袁世凯先生多年的老朋友。敝国公使朱尔典先生委托我向阁下提出一个重要问题,袁世凯总统到底怎么了?他是不是还活在世上?您打算怎样处理他?他委托我转告您,他很期待尽快和您会见,共同商议一些重大问题……”

    事实上,朱尔典在写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这样写道:……综合各方面情况的判断,占领北京后,护方面的胜利似乎已经不可避免,袁世凯虽然下落不明,但没有人相信他能够卷土重来,带领在南方残余地军事力量再度恢复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首都……无论是在战斗力还是在士气方面。北洋军都不是护地对手,我虽然对他们如此快速地溃败表示吃惊,但认为护的胜利几乎是无可挑剔地,更难得的是,他们完全控制了北京的秩序,使这个古老国家的古老城市没有陷入一场浩劫----本来是这个国家改朝换代的惯例……护地总司令毫无疑问是身居东北巡阅使的秦时竹,但和往常一样。这位巡阅使居于沈阳没有动作,战事是由他的得力部下和亲密战友陆尚荣全权指挥的,曾经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说他们之间有矛盾,但现在看来,很可能是这位狡猾的巡阅使所释放出来的假情报,至少从这场战事中无法得出这个结论,得知是曾经镇压过京城兵变(袁世凯就职前夕他地北洋军所发起的)将军前来接管首都,中国民众普遍松了口气,虽然北京目前已开始戒严,但据说只是为了搜捕侥幸漏网的袁世凯和北洋集团高级官员(包括现任总理段祺瑞)

    考虑到现状。为了维护帝国的利益,我们将不得不与这位巡阅使阁下打交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是中国下任最高领袖,早一点接触比晚一点接触更符合我国的利益,我倾向性地认为,为了建立必要而稳固的统治,他会寻求各大强国的,如果我们能提供给他这种,无疑对他来说是非常关键,能不能抢在德国前面进一步扩大帝国的在华利益。并确保在中国的影响力很大程度系于这种政策……当然,凡事都有两面,对于这个人物,我们以前了解地不够,对他的心理动向和决策机制也存在着误解,我的意思是,还是需要平衡。我们需要用议会地力量来平衡政府的力量,用地方的力量来平衡中央的力量。南方的冯国璋将军已经和我们进行了接触。自从战争开始以来。他一直同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