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7章】 均不满意

    “那要看从什么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陆征祥坦然地应对道,“敝国本来对于青岛问题有一个成熟地解决方案,相信也能得到贵公使的和理解,但某些国家一心凭借武力、罔顾国际公道、顽固推行刺刀主义,这才造成了目前局势地复杂化。^^,泡,书,吧,首發^^”

    “我同样对此表示遗憾。”

    “我国对于青岛问题的立场已阐述的非常清楚了,第一,青岛是敝国固有领土,虽然租借给德国使用,但终究是我国主权,主权问题不容协商;第二,就青岛治权的移交或者变更,敝国政府已和德国政府达成了协议,也没有损害任何第三方的利益,纯属两国外交交涉,何时轮得到某些国家指手划脚?第三,我国在目前的大战中宣布中立,任何国家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何种借口,都不得侵犯敝国的中立,否则都将视为对敝国的侵犯,崂山湾的事件我不知道阁下如何理解,但我想任何一个有清醒头脑的政治家都不会当其不存在的,我国还没有提出相应的抗议,某些国家却来个恶人先告状,反倒诬蔑敝国,这难道?……”

    朱尔典中文娴熟,除了“恶人先告状”略微感到有些生涩外,其余即便不用翻译也能理解。“我充分理解总长阁下的心情,也同样明白贵国政府的立场,关于青岛问题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好、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朱尔典狡黠地一笑,“我这是代表我个人提出的一些建议,倘若总长阁下不认可,我们还可以重新协商。”

    “既然公使阁下有如此诚意,我们可以另行挑选一个时间来商谈这件事。”陆征祥表面上不动声色。

    “那我先告辞了,我的方案还需要再和日本方面进行协调。我国和日本是盟国,与中国是朋友,这种身份将有利于青岛问题的合理解决。”

    “那我就恭候公使阁下的新方案了,但愿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之间。陆征祥算是将崂山事件的第一波外交风波应付过去。

    对于中日交火事件唯一感到“欣慰”的自然是德国人了,在收到中日狠狠干了一架,日本人还吃了不大不小的亏的情报后。德国密使再次拜见了秦时竹,一方面表示和同情,甚至表示愿意按照中俄冲突时开出地赏格对中**队消灭的日本人予以奖励;另一方面则重弹了中德友好。要求中国加入中欧集团的老调。秦时竹微笑着、礼貌地对德军击沉日军舰艇表示了祝贺,对加入同盟国集团则再次予以了婉拒。并且顺便将话题扯到德军何时交付青岛上来。虽然德国已同意交还中国,但本着能拖一天是一天地想法一直没有交还中国的实质性举动,密使在这个上面也是支支吾吾,迟迟没有个爽快话,倒是就青岛德侨的撤离和德国殖民官员地撤离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些人在不携带武器的前提下。由中国远东航运公司负责将人员和个人财产运回德国本土。当然,密使也“由衷”地感受到。“在中日就胶州湾发生冲突后,中国人与我们之间地关系更加密切了一层,虽然中国还没有答应加入我们的盟国体系,但我敢肯定,至少在目前,中国绝对不会加入协约国体系。一个中立的中国远比一个敌对的中国来得有利!”,至于共同关心的军事情报和信息交换,密使也很识趣地没有在会谈中透露半点口风,反正彼此心照不宣就可以了。

    其实,日置益地恐吓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虚张声势。崂山湾的战斗结果固然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但依加藤和神尾两人地脾气,并不甘心吞下失利的苦果。他们还指望着依靠现有兵力完成攻略青岛的任务呢?如何能真像日置益一般,上来就是满口中日开战的威胁?不错,军部是接到了青岛方面的战况报告,但无论是加藤还是神尾,都有意对损失加以遮掩,东京大本营所掌握的情况并不全面和透彻。另一方面,东京固然授权日置益压迫中国方面让步,威胁、恐吓均可,但全面开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