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13章】 错综复杂

,设备总有办法搞到。战争结束了,欧洲工业将来会一片过剩,价格会跌的一塌糊涂。”

    “那我们……”范旭东有些担心,“听说国内很多产品销路也受到了影响,若也造成经济危机怎么办?集团还要大规模扩充产能,大规模引进德国设备,马各种各样的新项目,万一……”

    “5亿人口,几乎与欧洲一样大的市场在手里,怕什么?你难道以为低关税政策会继续持续下去?”夏海燕道,“总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要利用反周期的后发优势,在欧美各国经济危机的时刻实现国内经济腾飞、产业升级,别人收缩、我们扩张,一来一去大力缩小与列强的差距,特别是要在精密机械、机电产品、各类重化工、交通能源各方面缩小差距,赶英美法德或许不可能,但至少‘一五计划’完成后要全面超越日本与俄国。”

    “意思我都明白,可生产这么多东西卖给谁去?”范旭东显然不太乐观,“国外本来就过剩,国内的需求一下子也看不出来,万一产能扩大了却卖不出去,不是都压在手里了么?”

    夏海燕笑笑,这是当前阶段传统经济学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传统量入为出思维的影响下,北方集团的做法无疑看去是在自杀,虽然产业升级、科技进步都是合适理由,但产品卖不出去却是白搭。但作为穿越者,自然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与经验,也明白事态的演变,更重要的是,穿越者完全懂得需求可以被创造出来的道理。这个话题,现在是说不清楚的,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看的明白。

    所以,她也不再对范旭东解释,只道:“范先生,只要你们能生产出来,我就有办法卖出去,而且是有利润地卖出去,当然,利润不会像现在这么高。”

    范旭东将信将疑:“利润要降低是肯定的,现在不打仗了,各类货物价格都掉了一大截,听说钢材已跌了三分之一。夫人有信心就好,您可是集团的主心骨呢。”

    夏海燕微微一笑:“大总统家才是大股东,他不会拿老丈人的产业开玩笑的,你包管放心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

    夏海燕猜得一点不错,列强确实为如何处理德国争执不下,这也导致了对德合约迟迟不能确定。从国家利益说,法国是希望德国越弱越好,而英国从传统的欧洲大陆均势出发,希望能够德国牵制住法国,而美国其实并不关心德国的未来,他只关心英法的债务是否能够归还。在布尔什维克掌权,失去俄国债权的背景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点,中国提出的购买德国资产的要求也在三国间引起了不同反响。美国人当然是支持的,这些钱与其说是支付给英法的赔款,不如说是支付给美国的,而对法国来说,既可以减少财政压力,又可以削弱德国的经济潜力,当然是最好不过了,恨不得越多越好。英国的心态就很矛盾,一方面他希望减轻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又不能将德国压榨得太狠,劳合乔治明着不反对资产购买计划,但私下里却希望限制规模。

    当然,日本是极力反对的,但美国和法国立即指出,德国资产公开拍卖,价高者得,日本也可以参与竞争。这个表态让日本代表哑口无言,虽然日本也在大战中赚了不少钱,但因为山东之战损失很大,再加一战前债台高筑,日本的日子其实很难过,现在又在进行造舰竞赛,国家财政完全没有多余的钱。而日本的各大财阀,对德国的技术当然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对于设备和资产却异常退缩,这些财阀的算盘很精明----接下来一个时期是产能过剩的时期,傻子才去进口成套设备。

    至于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其他要求,则被各国无视了,当然日本提出的有关山东问题议案也被“三人组”驳回了,在山东之战、对俄战争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大为升,已经不是那个人见人欺的弱国了,列强不可能冒着天下之大不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