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29章】 战巡四艘

列舰也是“恰如其分”的,各国给了中国15万吨战列舰吨位,除去中国国内正在建造的3万吨特大型巡洋舰吨位(列强一直弄不明白中国为什么要建造1.5万吨级巡洋舰这么“尴尬”的舰种,只能将其划为特大型巡洋舰),正好剩余12万吨,堪堪够3艘南达科他(每艘多余的1000吨美国方面会选择xing无视的);第三,从实力上说,显然是战列舰更有利于“威慑”日本,南达科他可以与日本最强的长门、陆奥一较高下,而列克星敦级战巡充其量仅仅比金刚级强了一点(防御还要弱于金刚级),比日本新开发的“天城”级战巡差了不少。

    应该说,美国人的逻辑不算没有道理,在中国海军内部,也颇有引进3艘战列舰的主张。但中国向来是不按规矩出牌的,毛仲芳、程耀垣、陈绍宽三人商量以后,一致认为,中国不应该要3艘南达科他,而应该选择4艘列克星敦。单纯从海战的角度,3艘南达科他足够干翻4艘列克星敦了,但问题恰恰也在这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需要的是更多的军舰而非单舰能力超强的编队,中国还没有奢侈到排出战列舰编队的地步,4艘列克星敦级既可以单独组成一个快速战队,也可以分别组成2个巡洋舰战队,还可以组成4个特混舰队,南达科他战列舰速度太慢,与中国现有的舰种都配合不了,只能单独编队。其次,从刺激日本的角度出发,南达科他过于刺激了,而列克星敦想对柔和一点;再次就是毛仲芳这个“航母派”的观点了,他觉得战巡可以为航母保驾护航,而让战列舰执行这种任务就太屈才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4艘列克星敦加起来有14万的吨位,加上国内的3万吨,稍微折腾一下可以实现17.5万吨的争取目标,更有利于中国未来海权的增长。

    当然,列克星敦级战列舰不能按照美国人的设计思路来,装甲必须加厚,即便不能达到天城级(4.1万吨)10英寸主装甲带的水平,也要达到9英寸(229mm厚)的水平,另外,16英寸火炮(406mm)威力过剩,中国拿着战巡不是去和日本战列舰过招的,16英寸火炮意义不大,徒招人嫉恨,还不如将8门2联装406mm改成9门3联装356mm(14英寸)舰炮更靠谱一些,节约下来的吨位正好用于改善防护水平。

    于是,“航母派”和“舰队派”精诚合作,联合拿出了一揽子方案,核心就是列克星敦级的中国化改良:

    1、单舰标准排水量从3.5万吨提升到3.6万吨;

    2、提高防护标准,主装甲带从178mm增强到229mm,司令塔、炮塔、甲板、弹药舱等重点部位也予以提升;

    3、降低武备水平,将4座双联装406mm舰炮改成3座三联装356mm舰炮----炮塔数量减少不仅有利于减重,而且更有利于提高防御水平;

    4、拆除甲板鱼雷发射器等不必要的设备----中国拿着昂贵的战巡不是和日本拼鱼雷去的,那是驱逐舰干的活;

    5、在内部设施上按照东方人的体格进行改良----比如各色器具可以缩小规格,某些豪华设施和装修也用不着,倒是可以增加诸如教室这种中国特色的东西,以便在远航的时候还可以让水兵们学习有关知识;

    6、如有可能,再改善一下动力系统,将最高航速从33节提升到34节,可别小看这一节,中国新近建造的巡洋舰、驱逐舰乃至于航母都能达到34节的航速,能更好地增强舰队配合能力;

    7、其他还有一些附加条件,诸如美国应该转让一部分技术和设计图,美国应该承诺协助中国进行日后的维护与保养,中国可以派一批工程师和技师前来美国学习,在合适的时候,中国可以提前派遣水兵前来美国熟悉舰只,以便能将其开回国去。

    三人的联合作业同样用6层加密的电文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