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99章 备战忙


    所以,即便他参了崔幼伯,也不会有任何人为他说话,相反的,大家乃至新帝都会觉得他人品有问题。

    “唉~~”

    长长的叹了口气,脸色煞白的郭继祖狠狠的一拳捶在小食床上。

    此事只得作罢,他也只能任由崔幼伯恶心他。

    郭继祖的继续退让,让鄯州的官吏们愈加明白一件事:以后鄯州要改姓崔了。

    心里忌惮、敬畏新刺史,众官吏对崔幼伯的任命毫无意见,全都齐刷刷的举手赞成。

    这一项议案就算是通过了。

    接着,崔幼伯又表示,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将各项事务交由各位,那就是信得过大家。日后,只要大家尽心办事,他绝不会随意插手,更不会为难大家。

    崔幼伯说得很是含蓄、婉转,但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刺史这是要做甩手掌柜呀。

    说得好听些,就是信任官吏,将一部分权利分给大家,他只管统领全局即可。

    说得难听些,则是新刺史想躲懒,不务正业。

    别人尚可,梁轲却是察觉了什么,只是递了投名状赶来投靠的,但终究不是崔幼伯的心腹。有些话,崔明伯能说,他却不能说。

    可不提醒呢,他又怕崔幼伯会走偏,白白葬送了刚刚经营好的大好局面。

    左右为难之下,他的表情就有些怪异。

    其实,不止崔明伯看到了,崔幼伯也瞧见了,不过他现在正忙着做更重要的事儿,无暇去关注其他。

    任由梁轲欲言又止的离去,崔幼伯打发了其它的官吏,单独把三位县令留下,反复叮嘱他们,其它的事儿都可以放一放,但是抽调府兵、训练差役、戍卫等工作却不能放松。

    他甚至冷冷的对众人说,“半个月后,某与程都尉会亲率折冲府的府兵逐一去攻城。谁能抵挡府兵的攻势的时间越长,谁今年的考绩最优。时间最短的。某不但会给个下下的考绩,还向吏部上折子。就地免了他的官职。”

    说罢,他的目光淡淡的扫过在场的三人,嘴唇微挑,道:“某说到做到,谁若还抱着侥幸,觉得某只是说说罢了,那就尽管一试,且看看某会如何处置!”

    这话说得众人齐齐变了脸色,心里苦笑。唉,崔郎君嗳,自从你气病了郭别驾、踹走了董都尉,大家都知道了你的性格,谁还敢去‘试’。

    “是,下官明白!”

    三位县令起身,纷纷偮手应是。

    三人中,湟水县县令的表情要和缓许多,他的县衙就在湟水城。备战的活计都由新刺史和新都尉一手包办了,他要做的就是服从,顺便将自己县衙的事务处理好,不给新刺史寻到错处就好。

    另外两人的表情就苦逼多了。他们是文臣呀,虽然腰间也喜欢挂柄宝剑或横刀,但那多的是为了‘装面子’。让他们训兵、备战,啧啧。着实有些为难呀。

    见此情况,崔幼伯也没有藏私。从身侧的书架里抽出三本印制的线装册子,道:“这是在京城时,请教了数位老将军后,随手记的一些东西,或许对诸位有用,你们拿出去细细研读,定会有所收获!”

    三位县令忙接了,顾不得细看,连声道谢,并表示,自己一定会仔细研究这些札记,绝对比当年科举时还要用功。

    崔幼伯见他们说的恳挚,笑着摆摆手,命人将三人送了出去。

    三位县令离开后,崔幼伯从一侧抽出一张白纸,准备写家书,就在这时,崔明伯走了进来。

    见崔幼伯于欲挽袖自己研磨,崔明伯忙上前拿住墨锭,从一旁的笔洗中取了些水倒进砚台里,转动手腕,缓缓的研磨着。

    “多谢阿兄!”

    崔幼伯道了声谢,准备伏案写信。

    崔明伯赶在他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