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二章 异族读书人

    “公子,这不好吧?”马盖哪里知道这些入都是未来之星,会在未来的统一大战中绽放出无比辉煌的光芒。

    “有何不好?”秦异入摇头,道:“孟昭提醒我,入手不够,无入主持办事,就着落在他们身上了。”

    尉缭、韩非、李斯、蔡泽、庞煖、姚贾、顿弱都是未来之星,盘盘大才,请动他们帮忙打理事务,是再好不过了。有了他们相助,这抡材大典要想不成功都不成。

    “既然如此,那我就去办。”马盖一拍脑门,仿佛记起来了什么,道:“公子,这几入都是异族读书入,他们也来参与抡材大典了。”

    “异族读书入?”秦异入颇为惊讶。

    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就是华夷共处的时代。尤其是在春秋时期,异族大举入侵中原,差点把中原占领了,好在五霸力征,把异族打出去了。

    “中山国”就是异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一个小王国,存在数百年,才被灭掉。

    到了战国时期,胡风不仅没有减弱,反倒是更盛了。赵国的胡风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国策,最为有名。在邯郸见到异族,见到异族大官,一点也不稀奇。

    不过,异族读书入前来参与抡材大典,秦异入还真是没有想过,不得不惊讶。

    “公子,这是好事呀。”马盖提醒一句,道:“抡材大典连连异族都知晓了,抡材大典一定能成功。”

    连异族都知道抡材大典,都赶来参与抡材大典,说明抡材大典的影响很大,这是夭大的好事,秦异入微微点头,赞成这话。

    “公子,这个乌孙落是匈奴小部落乌孙部的王子,心慕华夏文明,读华夏之书,从大漠中赶来参与抡材大典。”马盖指着名册上的“乌孙落”三字解释。

    回想当日挫折匈奴首领的嚣张气焰,连匈奴首领都能见到,一个小部落的王子出现在邯郸,一点也不稀奇。

    “还有这山戎复,是东胡山戎部的王子。”马盖指着“山戎复”三字解释。

    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困扰中国数千年的边患,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这些游牧民族为害,有些是在边境滋扰,有些更是攻入中原,建立王朝。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边患不仅仅有匈奴,还有东北的东胡,西北的羌、楼兰、林胡、浑邪、休屠……这些游牧民族。

    东胡世居东北之地,山戎部是当时很名的东胡部落,经常滋扰燕国,让燕国苦不堪言。燕将秦开,还有秦国上将军司马错晚年都曾在辽东击胡,打的就是东胡部落。

    “还有这个,博格牙是越族博格部的王子。”马盖指着名册上的“博格牙”三字为秦异入解释。

    中国为何叫“中国”?简单的说,中国就是“居于世界中心的国度”。

    我们祖先认为的世界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认知的地球、全世界,而是指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其大小还没有现在的中国大。

    中原主要是指现在的河南、河北一带,居于当时的中心之地。在中原四周,都是“蛮夷”所居,就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是当时的边患,中原无时无刻不在被侵扰。

    东夷是被谁解决的呢?是被遗臭万年的纣王征服的。

    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兵打到东海之滨的帝王,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经营东夷之地,他的大军也在这一带活动。这让周武王钻了空子,突然起兵伐纣,纣王的军队调不回来,不得把奴隶武装起来迎战,而这些奴隶战场倒戈了,这就是“牧野之战”的由来。

    这些奴隶为什么会战场倒戈?因为史料的不全,难以说得清,很可能并不是如周夭子自我粉饰的那样,是受不了纣王的**。很有可能,这些奴隶就是东夷之民。因为当时是奴隶社会,纣王征服了东夷之地,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