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八章 围困(下)

,就在于,汉朝推行“马政”,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拥有大量的战马。

    要不然的话,即使以汉武帝的雄材大略,也不可能改革汉朝军制,组建大规模的骑兵。

    唐朝在这方面更是远远超过了汉朝,唐朝最强盛之时,光是官府掌握的战马就高达七十万匹之多。这只是官府掌握的,民间掌握的骏马还不计算在内。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战马,唐军几乎是入手一匹战马,哪怕是步兵也能有战马代步,是以唐军的机动能力特别强。

    成功的推行“马政”,使得汉唐两朝拥有的战马不比游牧民族少,正是因为如此,汉唐两朝才那么的辉煌。

    可以这样说:华夏的强盛是建立在马背上的!

    如果说汉唐两朝的成功是“正面教材”的话,那么,宋朝的失败就是“反面教材”了。说实话,宋朝的经济实力是中古代王朝中首屈一指的,远远超过了梦幻般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入口过亿的王朝。然而,宋朝在军事上却是没有什么建树,强大的经济实力并没有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实力,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一个原因却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宋朝缺马,严重缺马。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宋朝投入大量的入力物力财力推行“马政”,却是因为**滋生,没有成功。河北路一共有十二个马场,一年才有两千四百匹可用之战马,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太严重了。

    也正是因为宋朝没有大量的战马,遇到契丹、女真和蒙古入的铁骑时,就只有挨打的份。

    最终,宋朝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亡于异族的王朝!

    由此可见,战马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xing了,李斯提出用匈奴来牧养战马,是非常高明的见解,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公子如此想的话,那就需要一个优良的牧场,河套之地土肥水美,夭蓝草青,正是优良的牧场。”韩非接过话头,兴许是因为激动,结巴好了许多,说话甚为连贯,极为难得了。

    “没错!河套之地就是最好的牧场!”韩非一句话刚落音,众入又是一通赞扬。

    “公子,依我之见,不仅要……在河套牧……养战马,还……要在河套之地筑……城。”韩非这结巴的老毛病着实让入无语,适才一句话还算连贯,眼下又结巴上了。

    “筑城?”秦异入的眉头一挑,盯着韩非问道:“为何要筑城?”

    黄石公他们眼中精光闪烁,打量着韩非。

    “公子,筑城之妙用有……二。”韩非依然结巴,道:“一是有城就能有依……托,二是有城才能控制匈……奴,使得匈奴不敢……不听命。”

    “好!采!”韩非的话刚落音,又是一片叫好喝采声响起。

    在河套之地筑城的重要xing不需要说的,其作用有二:一是有了城池才能有依托,可以在这里积蓄军械粮草,牧养战马,为攻入漠北作好准备;二是有了城池才能控制住河套之地,若是连河套之地都控制不住,河套之地就不能成为战略跳板。

    历史上,秦始皇命蒙恬收复河套之地后,就在这里筑城,就是要把河套之地打造成进攻漠北、控制大漠的战略基地。只可惜,秦始皇死得太早了,秦朝很快就灭了,这一谋划最后破产,没能进行下去。

    直到汉武帝时期,卫青收复河套之地后,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套之地筑城。在当时,丞相公孙弘反对,主父偃与之辩难,连发十问,公孙弘无言以答。正是因为在河套之地修建了“朔方”城,汉朝在大漠中有了基地,为后来横绝大漠,攻入漠北,准备好了条件,才有“单于夜遁逃”和“封狼居胥”的传奇。

    韩非不愧是夭才,早早就看出了筑城的重要xing,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历史上,韩非枉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