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0章 猖狂的延历寺(一更)

教大师最澄入大唐帝国修学佛法,并于第二年返回日本,奉朝廷赦令建立延历寺,开创天台宗一脉,而这延历寺也一直作为镇压京都的鬼门,与护国教王寺一道作为镇护国都的道场。

    延历寺住持称为天台座主,在第十三世之前,天台座主多为智证派门徒担任,所以该派声誉颇盛,后来因为第十八世良源极力扩大慈觉派势力,以及永祚元年智证派余庆任第二十世座主时,遭到慈觉派门徒抗拒,所以发生了永祚宣命之乱。

    圆珍派门徒就于正历四年撤离延历寺,而把园城寺作为新的根据地,从此山门延历寺与寺门园城寺彻底对立激烈对抗,很有点像兴福寺两门迹的意思,园城寺后来还曾被延历寺的僧兵烧讨,寺内大量伽蓝被毁到战国时代一直处于废寺状态。

    当时比叡山的僧徒为维护山下庄园私募僧兵,称为山法师,并常与园城寺法师、兴福寺奈良法师交战,被并成为京畿之患横行畿内,让历代朝廷十分苦恼,哪怕镰仓幕府那么彪悍的存在也拿这群山法师没招。

    在白河天皇时代,这些山法师无法无天,一点委屈就耍横到日吉大社,把山王权限的神轿抬到京都左京堵住道路,神轿不是普通人能动的,也不能让山王权限为了这点琐事就暴露在大庭广众下,甚至停放在露天栉风沐雨,所以最后总是白河天皇妥协让步,求法师们把神轿抬回去。

    这个手段在嘉吉之乱后爆发的德政一揆时也曾出现过,朝廷与幕府被土一揆占据京都逼的没办法,只能同意德政令维护这些惣村集团的利益,但在偿还土地的问题上又惹到比叡山延历寺的僧兵头目不满,他们就带着神轿跑到京都撒泼大闹。最后把朝廷幕府逼的没办法又修改德政令。承诺寺社占据的神田不在德政令范围内。

    这么夸张的势力。他吉良义时怎么和比叡山斗?难道学某魔王一把火烧了比叡山吗?那是作死,他还不想死。

    吉良义时被延历寺突如其来的法旨打击的一整天没有精神,又经过一夜辗转反则,把招来重臣商量处理办法,反复讨论良久也无法决断。

    “好你个比睿山延历寺!怪不得织田信长要烧了你的山!别人怕你山王神舆,本家可不怕!真以为本家是泥捏的不成!”

    “馆主大人万万不可莽撞!要知道那可是代代皇族、公卿的信仰地,朝中大半公卿都是延历寺的信众,我吉良家要是惹了这比睿山延历寺。公方殿下也保不住我等呀!”细川藤孝头疼的苦劝着。

    延历寺的地位太过崇高,普通寺院里顶天也就是住持,只有延历寺的住持叫天台座主,每一位天台座主不是皇家的亲王就是五摄家的嫡脉,虽然只是名义上的最高首领,实际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延历寺对距离京都一步之遥的朝廷还是有巨大影响力的。

    延历寺号称“北岭山门”而且还自称“佛教之母山”,从平安时代起对朝廷就有着莫大的影响力,一直都掌握者近畿五山最大的权柄并享有极大的宗教权威,对外朝廷和幕府都不敢轻易惹。对内一直都有强大的自治权力,各种不入的特权不说。还有权选择天台座主的权力,也就是说我们选出来谁掌权,再统治朝廷换哪个派系关系亲密的贵族来担任天台座主。

    “难道你们还没看出比叡山打的什么算盘吗?他们是要夺走我吉良家的基业,包括坂本、坚田、大津乃至整个滋贺郡!这背后有谁在推波助澜?六角家有没有暗中鼓动?延历寺的动作这么大,为什么大津的西教寺一点反应都没有?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吉良义时义愤填膺,他立刻就想到若干个假设,这背后是多么大的一张网在等着他!踏错一步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只能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难道说这一切都是阴谋?延历寺早就眼馋坂本的富庶,一直隐忍不发就是在等我们犯错,最后借口步步紧逼,把整个坂本乃至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