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八章 孩子

消失,众人才散去。

    然后各归各家,各找各妈。

    转眼天气就入了秋,院试三场考试已经结束,前不久也放榜了,墨风如愿以偿中了案首,乐了郑典逢人就夸,墨风给他长脸,这厮还遗憾着呢,可惜今年没有乡试,要不然,再中举人,那他就给墨风牵马,批红挂彩的游街。

    让李月姐一阵没好气的翻白眼:“如今这样我都已经觉得太出挑了,我阿爷说的,肉要埋在饭下面吃才香,这太出挑了容易招人眼呢。”

    “我看谁敢!”听得李月姐这话,郑典便是一瞪眼:“我看谁敢使坏心,到时,我拉他到衙门里的打板子。”

    李月姐听了一阵哈哈笑:“你说你除了打板子就是游街,犯了事儿游,得意了也游,如今整个通州谁不知道通州县正堂有两板斧,一板是打板子,一板是游街,人家演义小说里面的程咬金还有三板斧,你比他还少一斧。”李月姐一阵打趣。

    “哈哈,这很正常,演义里的程咬金那可是上柱国,我一个七品芝麻官有两板斧足够用了。”郑典哈哈笑道,这厮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李月姐没好气的扯了扯他的脸皮,看看脸皮有多厚。

    两人正打情骂俏着,这时,典史和捕头急匆匆的过来,站在门外,郑典出去,隔着屏风李月姐便听得那典史和捕头声音沉闷的道:“城外的难民打起来了,是山阳的难民和清河的难民争地盘。”

    “怎么回事,不是早就调解好了吗?两边各划块窝棚区,还安排了他们在漕上做些苦力,怎么还不安生啊,有伤亡吗?”郑典忙不叠的问。

    “十几个轻伤,唯有清河那边有一个重伤。原先是相安无事的,只是最近一个月,从清河和山阳那边又陆续的迁来一些难民,那原来划的窝棚区就不够了,便时有磨擦。再加上两帮人在漕上也为争抢客源打斗过几次。这怨便越结越深了。”一边的典史解释道。

    郑典一听还有重伤的。就拧起了眉:“那重伤赶紧找大夫看,务必要保住性命,万一出了人命就更麻烦了,等我挽身衣服。去城外瞧瞧。”

    郑典说着,便让两人在屋外候着,他回了屋,李月姐边忙帮着他换衣裳。然后一脸担心的问:“朝廷的邸报不是说今年风调雨顺,各地粮食均获丰收吗?这江淮更是繁华之地,怎么这难民一批一批的往北地来啊?”

    “丰收是一回事,这难民哪一天没有,尤其是江淮那边,前些年水灾,黄河改道,淹了多少良田,等那些个逃难的回去,那田早就叫一些个豪强人家给占了。再怎么样的丰收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再说了。丰收是丰收了,可稻米多了,那价就贱,而各家地主却因着个好年头,反而涨了租金,到最后租金加税收,还得卖儿卖女呢,不逃难就没日子过了,如今边城空虚,皇上要民充实边城,便发布了招募令,让内地之民,充实边城,包括杀胡口,关东山等地,到那里,只要开荒,便是自己的田地,还免头三年的赋税,这些人都是奔着这些过来的,只是如今已入秋,北地太冷,所以他们这些人要在这里呆到明年开春再去关东等地。”

    郑典说着,便带着典史和捕头匆匆的出门。

    等着郑典离开,李月姐的心便有些毛毛的,又想着柳银翠就住在城外的窝棚里,她如今的肚子有七个多月了,有些不放心,还是得去看看。

    于是,李月姐便叫了青蝉,想着城外不安全,又叫了两个衙差跟着,然后一起去了城外。好在此时城外的局势已经控制住了,郑典正带着一帮人安抚难民,她不便去打扰,便思量着去看看柳银翠,只是赶到柳银翠的窝棚那边一看,整个窝棚的门洞开着,一边的一面墙已经倒了,李月姐见此情形心猛的一沉,连忙让人四下里找。才在一个破烂的桥洞下找到柳银翠。

    此时柳银翠再也没有以前那光鲜的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