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9章 这叫避其锋芒

周遇吉终于看到了太原府的府城轮廓。让周遇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斥候来报,在太原府的附近和府城的城头,竟然没有看到一个防守的士兵,而太原府的府城城门却仍旧开着大门。

    奇怪可是奇怪,周遇吉也没有时间耽搁,身后的李自成看到太原府近在咫尺,已经在加速。

    在周遇吉绕过太原府城之后已经是傍晚,探马来报,最早撤退的所有人已经距离宁武关很近,大军可以全力撤退了。

    大军再次撤了一段距离,开始扎营,吃过晚饭,周遇吉开始召集所有将领。

    “不能再这样憋屈了,让我们今天晚上给李自成些厉害瞧瞧,由高强高将军负责一次夜袭,明日一早全军高速撤离!”周遇吉开门见山,这几天的确太憋屈了,临走,他决定发给李自成留点什么。

    “大帅,少帅临走时说过,既然撤就要撤的痛快,只要敌军没有机会追上我军后勤部队的机会,能不战就可不战!”副将莫显成赶紧阻止,这可是周虎臣留给他的任务。

    周遇吉一皱眉,随后挥挥手:“算了,算了!今晚加强警戒,明日一早全力撤离。”

    这个儿子越来越自作主张了,可周遇吉也没办法,这些手下将领对儿子是越来越信任,他这个父亲总不能和儿子去争。就内心而论,这样被儿子牵着走,周遇吉有些不适应,但同时,他内心未尝不是一种骄傲。

    崇祯十七年正月二十日下午,起伏连绵的内长城出现在周虎臣的视野中。

    宁武关其实就是山西镇总兵的官署和家宅所在地之一,周虎臣不知道,他这只蝴蝶在周遇吉一上任就在狠命在扇着翅膀,本来应该在宁武关的周遇吉被他搞到了大同,现在历史重演,周遇吉就要回到宁武了。

    宁武关和内长城线上著名的偏关、雁门合称外三关。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四里,开东、西、南三门,呈椭圆形,状如凤凰,故俗称“凤凰城”。城外山冈之巅,烽台星罗密布,关山、烽火接连不断,壁垒森严。此处以重兵屯驻,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得地利之势,很利于防守。

    当周虎臣进入宁武关,山西巡抚蔡懋德老大人终于被放了出来。

    蔡懋德很愤怒,无数官员和将士无论如何也拦不住他的怒火,就这样,辛辛苦苦操劳很久的周虎臣还没有获得一点休息时间,连晚饭都没有吃就被找上门。

    “小虎~你竟敢如此大胆,盗用我的名义让官员...和将士擅自撤离太原,这是弃土之罪,让老夫如何向朝廷交代,让万千百姓如何看我蔡懋德,让士林中人......”

    看着吐沫星子乱冒,一脸悲愤的老巡抚,周虎臣很平静,平静的就差微笑了。

    周虎臣不为所动,蔡懋德更加愤怒了:“你~你这....是擅行军命,好大的胆子!谁给的你权利?”本来想说周虎臣是逃跑,可想一想不对,这宁武关才是周遇吉真正的防守重地,逃跑的是自己,虽然是被迫。所以,蔡懋德赶紧改口。

    笑了笑,周虎臣开口了:“老大人,这叫避其锋芒,是最基本的战术,您说,我军还守不守宁武关,守不守内长城防线?”

    “当然要守,死也要守!”

    “那老大人您和小子嚷什么?李自成不日就会来到宁武关下,现在什么重要?喊这些过去的事情有用吗?”

    “你...哎...”蔡懋德一阵眩晕,这几天他被气的几乎要绝食,周虎臣几句话就让他再也没有了和周虎臣计较的力气。

    周虎臣笑容灿烂:“老大人,现在需要派人去防守雁门关,您去吗?”

    “不去!你派人去吧!我死也要死在宁武关!”

    “那好,一会儿军议,我们商议如何防守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