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4章 不断的添乱

质的过程中,太子也答错了几个地方。最关键的是,根据兵部右侍郎左懋第所述,太子的小腿上有一块黑痣胎记,此人没有。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弘光帝的授意,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一致认定太子是假冒的,真实身份为原驸马王某的侄孙,名叫王之明。只不过,臣民并不相信这个结果,他们私下里都认为,这是弘光帝为了保住皇位而编造的借口。南京坊间开始流传一首民谣:“欲辨太子假,射人先射马,若要太子强,擒贼必擒王。”甚至还有人在皇城的城墙上题诗讽刺:“百神护跸贼中来,会见前星闭复开,海上扶苏原未死,狱中病已又奚猜?安危定自关宗社,忠义何曾列鼎台?烈烈大行何处遇,普天同向棘圜哀。”把矛头直指向弘光帝。

    “周帅久在北都,可知自北都来这江南之地的不易?”史可法来到扬州,他显然是有目的而来,而且是冲着周遇吉。

    这很难回答,李自成当时占据北京肯定一片混乱,太子很难跑到江南,但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周遇吉不清楚史可法的意思,他左思右想着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

    周遇吉不清楚史可法的意思,可周虎臣知道,这是史可法的试探。这位有时候表现的还算正常,可有时弱智的有些可怕,今天,史可法好像智商有些稍稍增长的意思。

    “阁部认为太子是假的?”周虎臣迅速插进来,也给周遇吉解决了尴尬。

    “这千里迢迢,太子怎可能来到江南?朝中众多人指认为伪,这太子怎会是真!”

    史可法回答的语言灼灼,周虎臣明白了,作为东林领袖之一,史可法算是给定了一个基调。东林复社中人妥协了,从这个伪太子案来看,东林复社党人并不是积极地跟弘光皇帝和他的亲信大臣马士英作对,弘光帝所担心的是太子为真将使他的皇位合法性动摇,而马士英之流却是想故技重施,想借此再演一出陷东林党人于窘境的好戏。

    朝中任职的东林复社党人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很忌讳朝议以为他们认太子为真。东林复社党人他们最忌讳的是“三案”,所谓党祸,主要是他们出于宿怨,对有“逆案”污点的所有政敌都从人格上予以蔑视,而且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因为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而有罔故大局肆意攻讦的行为,从政治斗争的策略来看,这个问题上他们采取了攻势,甚至得饶人处不饶人。而在伪太子案的问题上,他们采取的策略是纯粹的防守,希望以防守的姿态来赢得弘光的谅解,而他们的政敌为巩固权势计,则想方设法构陷对方。

    “真亦假,假亦假!胳膊粗就是道理!”

    周虎臣没给谁留面子,这纯属狗血事件,真假毫无意义,胳膊拧不过大腿,这就是周虎臣给这件事做的定论。

    叶尹智没有发言权,他只是一个陪客,一个负责倾听并随后打小报告的陪客。这个结果是满意的,因为他也害怕周遇吉站在不同的立场,这对他个人将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周遇吉太强了,一旦站在马士英的对立面,甚至会让整个南京发生地震。

    今天,虽然只是几句话,但叶尹智算是领教了周虎臣的厉害。那些表面的粗鄙、蛮暴掩盖了很多东西,那根本就不是全部,周虎臣的政治嗅觉太强了,比史可法强的太多。

    这件事等于周虎臣替周遇吉做出了回答,叶尹智可以欢天喜地的给马士英打报告了。

    假太子的事情还没有彻底平息,另一件麻烦事却又找上了朱由菘。

    河南有一个姓童的妇人面见河南巡抚越其杰,自称是德昌王(即朱由崧)的继妃,乱离中与朱由崧失散。越其杰和广昌伯刘良佐深信不疑,一面奏报,一面派人护送来南京。

    童氏在送往南京途中,地方文武官员纷纷拜谒,但这自称童妃的人举止轻浮,毫无大家风范。据官员奏报:“凡所经郡邑,或有司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