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四节新局面二

都差不多,此战损失了一大批老兵,再打确实很困难。

    陈超听得皱眉,他和萧观鱼对视,如果蒙山军放弃郑家庄根据地,自己该怎么办?

    最后当然要龙谦来拍板。蒙山军高层已经适应了这种议事方式了。

    “大家都谈得很好。”龙谦慢条斯理地说,“这一仗带来的变化,不仅是军事上的,更多是政治上的。以后我们这些人,都要学会站在政治的角度看问题。”

    春节过后,政治这个词总挂在龙谦嘴边,政治究竟是什么,连宁时俊和陈超也只是略知其意,不能准确描述,更遑论下面一帮老粗了。

    “政治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不太清楚。今天有时间,我就多谈几句。我看冯仑有些心不在焉,是不是担心留在根据地的冯国璋曹锟会杀过来呀?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他们不会过来了。当他们获知东线的结局,第一时间就是自保。现在,说不准已经开始退兵了。我们可以从容地休息一天,明天,派出骑兵连前出侦察。”

    冯仑并不是担心冯国璋的动作。仗如何打,是龙谦他们的事。他在想阵亡的毕子龙,活生生的朋友,说没就没了。尽管干的就是亡命的勾当,自己这条命,说不得下一仗就丢掉了。但好朋友的死,还是给他心中留下了创伤,人也变得有些恍惚。

    “政治这个东西,现在的情况下,老百姓,包括普通的士兵们,是不涉及政治的。政治是上位者考虑的东西,无论是军队的领导,还是地方的领导,不懂政治,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以军队而言,如果只考虑打仗,注定是要失败的。大家知道李闯王吧?辛苦搞了十几年,终于打进了北京城,坐上金銮殿了。但不足一个月,就被满清鞑子联合吴三桂那个大汉奸赶出了北京。再勉强支撑了一年,这位差不多打下江山的义军领袖就被一帮地主武装,就像郑经的乡兵队,杀死在湖北九宫山,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为什么会这样呢?陈先生,你给大伙儿说说?”

    陈超咳嗽一声,“这件事,嗯,李闯进了北京,只顾着拷掠京官贵族,收缴所谓的赃款,忽视了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吴三桂手下有关宁铁骑,很厉害的一支兵。而他手下的大将刘宗敏,又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抓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于是激怒了吴三桂。当李闯派遣大将唐通前往山海关接收关防时,吴三桂就反了,两军正在激战,满清八旗突然出现,李闯的军队于是大败,李闯匆匆在武英殿登基,第二天就撤出了京城。”

    龙谦哈哈一笑,“看看,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了。你们看,陈先生几句话,就讲清楚了一件大事件。我认为,李自成不是败于军事,而是败于政治。一支军队,如果没有高明的政治策略,军事上注定会失败的。所以,西洋有部兵书叫《战争论》,开篇就讲,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接着李自成的话题,他率几十万军队进北京,逼死了崇祯皇帝,似乎天下已是他的了。但他没有注意到,整个南方,还是明朝的统治。而北方,也就是今天的东北,已经崛起一支强大的异族武装,那就是满洲八旗军。明朝如果不是被满洲八旗牵制住了陆军主力,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所谓的义军,早就被明军剿灭了。当李自成未进北京,崇祯还行使着大明皇帝的权力,满洲鞑子实际上是李自成的盟军,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大明王朝。但现在大明的中央政府被消灭了,李自成与满洲军已经成为了敌人,满洲军的目标就是灭亡大明嘛。哪里会容忍李自成占据北京,建立所谓的大顺朝廷呢?李自成没有高度重视这点,看不到山海关明军的重要性,是他失败的第一步。

    “李自成对待大明京官的政策更是失败的。他打天下的时候打出‘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是好的,迎合了广大穷苦农民的企盼。要知道明末的赋税太高了,而且主要向农民征收,剿起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