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章逐鹿中原第一节慈禧之死

济南,良弼严令第二旅旅长吴念追查并严惩凶手。吴念报告说沂州事件因籍仁杰办事糊涂,无端处罚士兵而起,且法不责众,无法追究。几个月来处处不顺的良弼大怒,下令免去吴念第二旅旅长,命籍仁杰代理第二旅旅长职务。此事引起了山东军全军的抗议,宁时俊、叶延冰公开指责良弼处事不公,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而第二旅的高级军官们(良弼安插的军官除外)联名上书巡抚衙门,表示山东第二旅绝不接受籍仁杰的指挥,如果籍仁杰敢来沂州上任,一定要他好看,让他站着进来,躺着离开!

    在五团吃够了苦头的籍仁杰绝不敢去旅部上任了。指挥第二旅的依旧是吴念。连带着连五团也丢了,当初好歹接管了一个团。

    消息是济南的报纸捅出的,立即将良弼推到了风口浪尖。山东方面根本不去上报朝廷要求主持公道,良弼也不好报,报了怎么说,自己根本管不了山东?还是冒着发生内战的危险调北洋军进山东?

    朝廷也没有询问沂州事件。此事相当诡异。但目光敏锐的部分外国媒体注意到其间不同寻常的含义,那就是良弼根本无力掌控山东军,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游离于当局之外了。它究竟听谁的指挥成了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8月15日,发行于青岛的一份名为《今日山东》的小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谁在掌管山东军?》,作者似乎有些背景,在报导分析了沂州事件后,还列明了山东军的军力,指出山东军实有步兵六个标(团),炮、骑、工、辎一应俱全。尤其是炮兵。绝对是恐怖的存在,因为购买了德国十五生超级大炮,加上华源炮厂已经可以生产七生半以下所有口径的火炮,山东军装备的大炮超过了一百五十门,这已经不是一个标的配备了!

    兵力装备超过一个新军镇的部队,竟然不听从巡抚大人的指挥,那么究竟谁在指挥它?山东提督吗?事实是这样的,山东提督根本无权过问山东军的任何事务,王怀庆就是一个地道的傀儡,甚至连傀儡都算不上。因为他连山东军的任何一座军营都进不了。

    《今日山东》是发行量很小的一张报纸。但这篇文章的发表还是引发了大哗。英国、法国乃至俄国人都对此表示了高度关注,京师的好几份报纸转发了这篇文章。清廷责问德国公使那些大口径火炮的来源和真伪,德国公使说他也不清楚,火炮也是商品。假如中国的其他部队花钱。一样可以从克虏伯或者莱茵金属买到优质的武器。

    朝廷最终做出了反应。因税银未能及时解送户部为由。兹免去陈超山东布政使的职务,其职由民政部左侍郎袁树勋接任。这个袁树勋曾是准备接任杨士骧巡抚之职的,现在却只捞到一个“常务副省长”。显然是降职使用了。当然,也可以说是重用。因为良弼需要真正控制山东的钱粮。

    陈超的官帽只戴了一年多的时间。

    人们没想到朝廷处理山东问题的手段只是撤换了一名藩台!对于宁时俊、叶延冰等军事将领根本就没有动。人们等待着山东继续爆出新闻,但失望了。很快,新闻界的注意力被朝廷推出的《钦定宪法大纲》所吸引。

    其实,朝廷应良弼的恳求,终于决定武力解决山东了。陆军部秘密制定了一个计划,调集北洋第二、第三及第六镇出兵山东,彻底解决山东问题。计划制定容易,实施却难。当这份计划被蒙山军潜藏北洋参谋中枢的间谍送出,山东军已经接到了警告,北洋军的任何一项集结尚未完成,拟用于攻击山东的第六镇竟然北调山海关了!既然如此,密切监视北洋动静的山东军高层也没有实施动员----他们比北洋制订了更为详细的动员计划,预备兵员的召集,部队的集结与开进,物资的调配,战场的选定,甚至济南失守的可能性都预料了。

    值得奇怪的是,不仅山东的计划被严格保密,一向走风漏气的朝廷这次保密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