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节战长沙三

,当然,其中不乏被“裹挟”起义的。

    回龙塘已破,连第八镇的炮标都完整地落入第一师手中,封国柱不再请令,连续给所部下达追击令,务必将溃逃之第八镇余部歼灭于长沙城外。一旅、二旅的六个团突破回龙塘山地,不顾疲劳与地形不熟,分路朝长沙猛扑了下去。

    对失去部队控制的张彪与俞明颐在小股卫兵的保护下飞马逃回长沙城,给坐镇长沙的载涛及岑春蓂带来天崩地裂的噩耗。数日前还对守长沙信心满满的岑春蓂立即晕倒,载涛也慌了神,想不出任何有效对策了。

    第八镇生乱,光靠湖南省的万余巡防营守卫偌大的长沙城简直是梦想!衡阳也算坚城,但被人家一顿大炮猛轰也陷落了,所以才有第八镇布阵城南山地控扼长衡大道的布置。现在城外的屏障既失,城市就难守了。20日上午,随着张彪及俞明颐的回城,大量的第八镇溃兵逃入城中,给本来就惶恐不安的居民增添了现实的恐惧。随即,一个流言开始传播----蒙山军将要屠城了!

    谣言永远比真理更容易被人相信。就在20日中午,充作司令部的巡抚衙门里几个巨头还在商议战守之策时,长沙失火了,房屋多是木质结构的长沙城很快浓烟四起,火光熊熊,百姓们哭喊着朝城外逃命,无人组织灭火,本来抱了与蒙山军殊死一战的从其他州府调入长沙的巡防营也乱了,大批团丁加入到乘火打劫中。

    载涛、岑春蓂最后一点勇气被打消的干干净净,连准备好的午宴也没用,在巡抚标营和张彪卫队的保护下从东门撤出了长沙。留下俞明颐“主持大局”。巡抚车驾的出城更加剧了居民的恐慌心理,长沙成为了一座烈焰升腾的不设防城市。居民们哭喊着四下逃命,数处出现人马践踏的惨剧。

    第一支入城的蒙山军部队还是一旅一团,季好古严令不得捉俘虏,他要的是长沙城。但眼前的惨状让这位立功心切的团长忘记了自己要活捉岑春蓂的念头,“快,立即以连为单位展开,救火!救人!”

    随后入城的第一师部队都自觉加入了救火的行列。

    长沙大火烧掉了西城大半的房屋,直到次日中午才彻底扑灭了大火。死于大火(窒息)的蒙山军官兵有六人,都是第一团的官兵。而死于大火的百姓究竟有多少,尚无法统计。

    这场大火给长沙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却为载涛等人逃跑赢得了时间。他们成功摆脱了追兵,一路北窜逃回武昌了。清点兵士,随载涛、张彪、岑春蓂逃至武昌的第八镇官兵只剩了不足四千人,除骑兵标基本完好。其余都建制混乱。难以一战了。

    好在徐绍桢第九镇前锋标已在海军的护送下抵达武昌。加上黎元洪的部队,武昌的守军尚有万余人之多,但究竟有多少战意。天晓得。

    接到龙谦的命令,第一师在长沙停下了脚步。虽然龙谦知道此刻不顾部队的疲劳挥军猛追可以一股而下武昌。但他认为第八镇已灭,黎元洪的混成协或许也已经起义了,已没有必要让疲倦已极的第一师两个旅孤军远出。最好等等左右两路会师长沙后再徐徐压下武昌,很大的可能是在武昌是真正的兵不血刃!所以,他否决了司徒均的建议,没有让封国柱组织精干的支队乘势直下武昌。

    事实证明,司徒均的建议是正确的。但当时总部的高级军官们几乎都同意最高统帅休整部队的建议。因为自北出韶关以来,南方军连续高强度的行军作战,已经疲倦不堪。第八镇的数千俘虏需要消化安置,大火后的长沙城需要整顿安置难民,这些都不允许部队继续高强度推进了。

    关键是第八镇完蛋后,龙谦不认为满清在武昌还有一战之力了。

    龙谦接见了姜明经、吴兆麟、熊秉坤等起义功臣,高度称赞了他们为推翻满清腐朽政权立下的功勋。

    “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这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