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节唐努乌梁海四

鉴于弹药问题以及战马已经耗尽了力气,迟春先没有追击突围而去的俄军,在收容俘虏打扫战场后,远征军全部撤入了哈特库勒,他们将进行一次短暂的休整,然后带着阵亡司令官的遗体顺着来路回撤。

    俄军自厄尔口派出的四个师在短短三天内就遭遇了毁灭性打击,一个师(第11师)基本损失掉了,另一个师(第3师)也基本失去了战斗力。俄军缩回了察罕布隆,其指挥官向上级报告,华军兵力极为庞大且火力凶猛,以现有兵力无法驱逐华军,请求支援。在援军未至之前,他们只能以现有兵力尽可能地迟滞华军向西的进军。

    他们不知道,中国人已经决定撤退了。

    唐努乌梁海之战以一种双方都没有预料到的方式爆发。顺利平定外蒙的鲁山由此坚定了信心,他认为俄国不会进行武装干涉,所以他选择了一鼓作气收复唐努乌梁海。鲁山没有意识到唐努乌梁海与外蒙的不同(俄国人甚至不准外蒙分裂势力将唐努乌梁海划入大蒙古国的版图)

    鲁山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为新生的共和国外交军事格局带来了绝大的变数。从这个意义上讲,唐努乌梁海之战绝不是一般的军事冲突,更不能单纯计算双方的兵力武器损失来判定胜负。

    鲁山远征军进入唐努乌梁海突破了俄国的底线。

    厄尔口驻军司令米舒钦科将军获悉华军进兵唐努乌梁海大怒,不等彼得堡最后的指示,立即调集拼凑了四个骑兵师----那是他全部的骑兵力量。南下唐努乌梁海驱逐华军。

    米舒钦科将军是参加过俄军宿将,他不认为这支进犯帝国神圣领土的华军有着不可侮的力量。显然,他们是从库伦来的,已经确认,出兵库伦的华军不过是一个步兵师另加一个骑兵旅。就算他们全军而来,四个骑兵师也足够应对了。

    米舒钦科将军下令出兵并未接到彼得堡的指令。他确实向上级报告了,但彼得堡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回复他的请示。米舒钦科认为这是他的职责范围内的事,中国人似乎被收复库伦冲昏头脑了,竟然想到唐努乌梁海捞一把!这绝对不行!

    前段时间,就中国新政府出兵外蒙。俄国上层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就此出兵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国人,乘机促成外蒙古真正的独立。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为远东的生命线之后,关于这条铁路的安全问题也摆上了议事日程。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军事知识,看一看地图就知道了。将外蒙古从中华版图划出去对于西伯利亚大铁路乃至整个西伯利亚意味着什么。所以。俄国一些“目光远大”的人士一直致力于这个伟大的事业。在外蒙投入了很大的力量,用各种手段扶持独立势力。哲布尊丹活佛之所以在1909年秋宣布独立并出任“大蒙古国”皇帝,是看中了中国已经陷入内乱。根本无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时机选择的确实不错,但没想到蒙山军的反清之战迅速结束,一个比满清要强势无数倍的政权迅速诞生了。这个政权不顾国内尚未真正统一便出兵平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外蒙分裂势力一扫而空,哲布尊丹以下大批分裂首脑被杀,“大蒙古国”仅仅存在了六个多月就烟消云散了。

    这个过程中,俄国只是提出了抗议。抗议什么?国际上公认外蒙是中华领土,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行为都不应受指责,俄国人脸皮很厚,但也不好说中国在侵犯俄国领土,只能抗议北方军在外蒙的“残暴”行为而已。

    这不是俄罗斯帝国的风格。之所以主战派没有实现武装干涉,还是由于俄罗斯帝国内外交困的局面所致,俄罗斯帝国目前根本无力在外蒙乃至唐努乌梁海地区投入更多的军事力量。

    在主张武装干涉的同时,另一种意见也出现了,那就是克制。反对武装干涉外蒙局势的理由很充分,鉴于中国新政府业已存在的与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