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节欧洲滑向战争

所以动员的时间要长的多,这点根本不能与有着精确组织和良好铁路网的德国相比。

    危机升级了。

    26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感到了危机。他立即找到了德国驻英大使卡尔.林克瑙斯基进行交流,格雷建议立即召开一个有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参加的国际会议来解决巴尔干危机。林克瑙斯基清楚英国的立场,知道如果欧洲本土爆发战争,英国会站到德国的对立面去。所以,在格雷提出意见后,林克瑙斯基拼命想抓住这一个机会,他给柏林的电报中说,“请注意格雷建议的重要性。我看这是避免发生世界大战的唯一机会。”

    决定欧洲局势的不是塞尔维亚和奥地利,甚至不是英国,而是德、法、俄三国。法国总统普恩家来正在海上航行,无法参与到欧洲危机的解决中,实际上就剩了德俄两国。假如德国和俄国保持克制,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不会打起来,即使冲突也是局部性质的,就像两年前连续爆发的巴尔干危机,最后都被平安化解。但这一次失控了,俄国未经宣布的军事动员被德国察觉,德国一名驻彼得堡的大使馆专员向俄方提出质询,但俄方用谎言来作答。随着更多的关于俄军集结的证据被掌握,柏林开始感到紧张了。

    7月28日下午,中**事代表团抵达柏林。他们并未感到柏林已经染上了战争的气氛,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表明和平依在。从不莱梅登岸,陪同的德方人员已经向中国同行通报了最近的局势,中**事代表团的成员们感到了吃惊。特别是俄国已经秘密动员的消息让他们感到了惊讶。国防军这两年不断进行着中小规模的演习,动员意味着什么他们完全清楚。陪同中国同行回国的玛德维茨中校听说了俄国业已动员的消息后先是喜形于色,后来又紧锁愁眉。令注意观察他的程建国不明究里。

    刚一抵达菩提树大街驻地,代表团便得到一个消息,是中国驻德军事观察员高明少校报告的,他早已等候在那里,见到祖国来的“亲人们”很是激动,但他顾不上寒暄,劈头向将军们抛出一个重磅消息:奥匈帝国已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了!

    “这次德国绝不会置身事外的!”高少校肯定地说,他在若干挂着三颗、两颗和一颗金星的将军们面前感到一丝紧张。但他还是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高明的言外之意是代表团来的太不巧了。德军很快将进入战争。这是世界规模的战争而不是一次简单的边境冲突,德方将没有兴趣接待代表团了。

    高明的判断不尽正确。当晚,德国方面出面接待中国代表团的级别相当高,德国战争大臣埃里希.冯.法金汉竟然出席了欢迎宴会。德军总参谋部的好几名高级军官都出席了欢迎宴会。令代表团团长冯国璋中将受宠若惊。相貌堂堂的法金汉将军极为健谈。他先是夸赞中国同行的军服漂亮,认为是他所见过的最漂亮的军服,这方面德军应当向中国同行学习了。法金汉言外之意中**事代表团的成员都听出来了。他的意思就是除了军服外德军全面压倒华军。于是好几个成员脸上便写了不忿。但冯国璋是接受过德国教官培训的,对德国陆军的那一套东西十分的钦服,并没有觉得法金汉失礼。

    不过,接下来法金汉的话就令中国人舒服多了,他竟然熟悉四年前中国国防军在唐努乌梁海与俄军的那次规模不算小的军事冲突,盛赞中国人的英勇善战,“但你们不应退缩。事物往往就是这样,退缩一步将前功尽弃。”对于冯国璋中将婉转表示出的中方对欧洲局势表现出的担心,法金汉微笑着说,“德国不惧怕战争,任何敌人都会被击倒----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假如欧洲战争真的爆发,贵国会不会站在德意志一边呢?德国很多军官,特别是去过贵国的军官们,对贵国抱有极大的好感,对贵**队深表钦佩。德意志和中华共和国没有利害冲突,过去曾发生过的一些不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