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节升允

’的话建国前有,建国后也未禁绝。我不那么在乎。我很早就看清了满清朝廷以及慈禧搞不好中国的事实,满清倒台对于中国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但满清的帝后陵寝却不应被破坏,满清留下的人才不应被埋没。从整体上讲,满清的帝王们比明朝要好,至少在勤于政务上比明朝好。可是你的祖先们不能认清世界大势,不能做顺应大势的改变,也就注定被历史抛弃了。”

    升允很感谢龙谦对清代帝王公允的评价,但认为满清并非没有意识到变革的必须,慈禧其实做了很多事,自少自己就亲耳聆听过她讲变革的话。之所以没有成功,实在是下面不成事,像奕劻那样的混蛋根本就不该用。

    龙谦对于这样的谈话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方本身就是满清贵族。他对升允说,有关满清人物的评价还是交给历史吧,我们都算当事人,恐怕说了不算数。历史人物的评价要靠时间来沉淀,五十年,一百年之后就比较公允了。现在有人提出修清史了,我极表赞成。奕劻现在在天津,惶惶不可终日,据说身体很差,他不担心蒙山军的人找他麻烦,而担心清室的人清算他。我已经做了安全方面的指示,将来修清史,你,端方,载泽,奕劻,长庚,甚至铁良,都可以在其中做点事。一定要将清史修好才是。

    升允心下黯然。修撰清史意味着清朝的终结。所有复辟的幻想都彻底破灭了。新中华成立六年来取得的成就足以打消任何复辟的幻想,好在这种变化大部分是自己愿意看到的。特别是主权方面。

    在去往陕北的路上,升允有更多的时间与龙谦交流了,他发现总统有着中枢大员所缺少的胸怀,对官员的出身不是那么计较,更多地看能力,当然有个忠于国家民族的大前提在内。作为前清留用的官员,升允一直感受到“正牌子”出身特别是军队出身将领的歧视,比如两任西北军区司令官,对他们这些“满清余孽”都有戒心。反而在总统这里,升允获得了应有的尊重。总统对他过去的政绩很是了解。两次提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强调中国多民族共和的特性,只要是忠于祖国和人民,国家不应按民族划分。这使得升允感到很舒服。

    去往延长的路上。更多的话题谈到了延长石油。升允强烈建议中枢加大对陕北油田的开发。认为西安已经是工业重心之一。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多,建设延长油田不仅能就近供应西北乃至山西的工业需求,而且能增加陕北的收入。西北百姓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建国六年来,西北地区百姓的收入并未增加多少,很多地方温饱都未解决。陕西省有个统计数字,陕北延安、榆林、绥德三府人均粮食尚不到三百斤。

    龙谦很高兴升允注意到百姓的生计问题。但他对延长石油暂时没有大规模投入的打算。

    延长一带是有石油的,但因为成本问题暂时没有大规模开发的价值,目前国内石油消费量极低,光是济阳油田都存在着过剩,而出口也存在问题,在与日本发生战争后,一个毗邻的巨大市场被废了。德国法国都缺油,即便不是因为战争,运输成本肯定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目前对延长油田的大规模开发还不是时机。

    “中央对于全国经济的振兴有全盘的打算。从明年起,将实行五年计划了,核心是交通及工业基础建设,当然还有教育不能放松。对于农业的投入不会增加,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西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将来一定会大发展的。但眼下只能忍耐。西北最主要的问题是水土流失,缺水严重。你也看到了,大部分的山都是秃的,你们要想个办法改变现状,山西有些经验,你们可以去看一看能否借鉴。要大规模地种树、种草,扩大畜牧而不是开垦荒地来增加耕地。如果关中粮食不足以支撑全省,我宁肯从别的省调粮食给陕北,也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把西北变绿。这是一个大战略,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制订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