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节初战二

通是个大问题,所以国内学会的那一套也用不上,折腾了半夜,连道路情况都没有搞准确。罗马尼亚多山,部队从乌克兰入境,一路都在大山中穿行。这样的地势很危险,因为你不知道敌人可能从哪里冒出来。对于配备了大批卡车的9军就更讨厌了。

    几个俄军联络员不愿意跟随侦察队在夜晚出击,说了一大堆不许可的理由,他们宁愿去找当地人了解情况。赵欣上校对这几个俄国人也无可奈何。团部与前卫营的电话已经接通,自那次短暂的小规模冲突后,敌人再没有露面。赵欣亲自赶到1营查问了情况,天已经黑了,地势根本看不清,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难料。与几位军官商议后,赵欣决定团部、后勤及3营占据镇子,天亮后将2营也派出去,与前出的1营互为犄角,构筑工事作为主力的屏障,等命令明确后再向普洛耶什蒂方向前进。

    当晚十一时,25师师长秦风带着75团进了73团据守的这个名为阿隆达的镇子,这个不大的镇子立即成为了兵的世界。虽然有不少的空房子,但连73团都装不下,75团只能夜宿在大街上了。秦风在73团团部听了赵欣的汇报,肯定了赵欣的部署。派出去的几支侦察队一无所获,没有发现任何的敌踪。一切需要等天亮后再说了。

    “我估计熊司令会下决心夺回普洛耶什蒂。不然我们就得撤回布泽乌了。”秦风准将指着地图对赵欣说,“讨厌的是我们不清楚敌人的兵力,友军在哪儿也不晓得。更讨厌的是这一带的道路情况也不熟悉。如果光看地图,敌人只能沿这条大路过来。这倒好办了……鬼才相信俄国人的地图呢。小心敌人打穿插,他们比我们熟悉情况。找几个当地人问问道路情况,安排了吧?”

    “已经落实了。此地距普洛耶什蒂不过30公里,大路就一条。我请求明天凌晨沿大路向南攻进。或许占领普洛耶什蒂的不过是敌人的骑兵,那样就好办了。”

    “可以。普洛耶什蒂的石油很重要。”

    一夜无话。次日(9月18日)清晨,提前开饭的2营已经出发了,团部的早饭尚未开,赵欣接到了骑兵侦察员的报告,奥军顺着布加勒斯特至普洛耶什蒂大路冲过来了!兵力不详,但肯定有大炮。

    秦风跟身边几个主要军官迅速合议了一下。决定先取守势。以73团守卫大路。75团保障左翼安全,凌晨抵达的74团为预备队。炮团在73团后侧建立阵地,先摸一摸奥军的虚实再说。

    远征军出征欧洲的第一场真正的战斗在18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开始了。留在镇上的几位师团级军官先是听到爆炸声,凭经验应当是75口径榴炮的声音。然后连成一片的机枪声。赵欣坐不住。丢下师长跑到了前沿。秦风准将没有给熊勋中将发去报告。他需要等一等战斗的结果。

    战况很快报来了。部署在距小镇6华里的1营顺利地击退了奥军的试探性进攻。顺着大路开上去的2营乘势发起了反击,按照赵欣的说法就是奥军就那么回事,建议全团出击。

    秦风还没有来得及向熊副司令官报告。熊勋的电报已经到了,当然是询问情况。秦风按照赵欣所说报告了情况,请求发起向普洛耶什蒂的攻击。25团就在手里,估计最多半天时光本师的炮团及最后一个步兵团也上来了,这儿的地形过于局促,应当往前突一突。

    “就地固守,查明敌情。”只有十分钟,上级的回电就到了。性格本就持重的熊勋中将想起叶延冰上将反复强调的“慎重初战”的指示,没有同意秦风的建议。

    赵欣只能将反击的部队收回来。反击抓获了三名俘虏,其中一名是重伤员。这是远征军第一次在战场上抓获俘虏,意义先不论。关键是可以从俘虏嘴里判明部分敌情了。

    在阿隆达遭遇罗军抵抗的消息令奥军布里维斯库少将稍稍有些意外。他这个师是配属德国第9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