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节罗马尼亚攻略三

上联系,大批的援助将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俄国,这不是帝国梦寐以求的结局吗?

    阿尔杰米耶夫中将似乎预料到了勃鲁西洛夫将军的不满,“叶将军的计划符合帝国的最高利益。之所以不等您的批准就开始了行动,完全是出于对战局的担心。如果不能在罗保边境一带歼灭或重创敌军,待德国派遣大批援军抵达保加利亚,我们将失去了迅速结束战争的机会。”阿尔杰米耶夫中将在电报最后这样说。“自1914年8月以来,我从未像今天这样对取胜战争充满信心。”

    这封电报将勃鲁西洛夫将军因锡纳亚战役的迅速胜利带来的喜悦冲淡了不少。

    尽管他对叶延冰将军取得的胜利产生了嫉妒。但他已经向沙皇打电报为叶延冰申请勋章了。中国人没有吹牛,他们果然击败了奥国第1集团军,光是俘虏就捉了3万。加上普洛耶什蒂战役的胜利,华军进入战场取得的战果快赶上夏季“勃鲁西洛夫”攻势了。而代价却小的多,中国人上报的损失严重不可信,根据跟随华军行动的俄国联络官那里获得的消息,中国人伤亡轻微,按照俄军的标准简直不值一提。他们有一套完全不同于俄军的作战方式,鄙视阵地战而迷恋运动中歼敌。这个方法俄军却学不来。当初勃鲁西洛夫将军严重怀疑华军后续部队能否在奥军拊普洛耶什蒂后背之前截住他们,但人家真的做到了,据说他们的一个军三天内在喀尔喀千山小路强行军100公里,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能力。

    锡纳亚战役的胜利奠定了罗马尼亚胜局。勃鲁西洛夫对收复布加勒斯特再无任何的怀疑了。他从军事角度完全同意叶上将“复旦”战役的部署。叶上将亲率两个军加强东线展现了一个优秀指挥官的大局观,如果没有生力军的加入,部队根本无法重渡辽阔的多瑙河攻入保加利亚。

    勃鲁西洛夫之所以不愉快还不是因为叶延冰先斩后奏。军事行动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时间的重要性在一般情况下超过了兵力和武器。重视时间因素是值得钦佩的,当前形势下抓住并歼灭罗马尼亚南翼敌军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一点问题。引起勃鲁西洛夫将军不快的是他预感到中国人的雄心,他们不愿意做俄国的附庸而在力争主导大局。一个匆匆赶来的集团军就扭转了罗马尼亚局势并且让英法盟国兴奋不已,如果他们的兵力扩大一倍或者数倍呢?根据彼得堡的通报,中国国防部长王明远上将出任了远征军司令官,第2集团军正式组建。预计在两个月后将陆续抵达战线。如果中国人继续上演他们的神奇剧目。他们或许真的可以击败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建立与英法的直接联系……这对于俄国意味着什么呢?勃鲁西洛夫将军认为这个局面不是彼得堡愿意看到的。

    在彻夜思考后,勃鲁西洛夫将军给沙皇尼古拉二世起草了一封密电,建议在结束罗马尼亚战事后以休整名义将中国远征军调回乌克兰方向。对保加利亚及土耳其的“可能”的进攻由俄军担纲。中国人应该去跟强悍的德国人火拼。而不应该进入东南欧那块敏感的地区。

    但这封电报最终没有发出。勃鲁西洛夫忽然觉得现在考虑这个问题太早了些。等中国人拿下布加勒斯特再说吧,最后有机会面见沙皇呈述自己的想法,而且。自己的想法也需要进行反复的思考。他在10月5日凌晨时分,起草了给第9 集团军并叶延冰上将的电报,原则批准了“复旦”战役方案,授权叶延冰统一指挥“复旦”战役的前一阶段。这个阶段指的是收复罗马尼亚全境。

    吴佩孚少将是6月份升任12军军长的。在北洋系将领中,吴佩孚是“蒙山军”化最为彻底的一个。和他一个级别的将领中出任野战军长的是独一份,连甚得总统重视的蔡锷如今不过是副军长兼师长而已。

    12军的前身是北洋第四镇,跟13军、21军等部队一样并非源自蒙山军。不过建国六年多,部队身上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