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2章 中华的力挺

防空网中,自行火炮部队由于脱离了射程,全部处于休息状态,主要是来至苏-27的导弹攻击,而地面的防空部队,却无法威胁到苏-27。不过,十五架苏-27毕竟太少了,对于如此规模的战场,破坏力有限。再加上红警兵团那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姿态,埃塞俄比亚的空中打击,却只能造就红警兵团更加强烈的攻击**。

    红警兵团的任务明确,按照李岚的命令来说,那就是寸草不生。

    这是一场非洲人和非洲人较量的非对称战争,在之前,正常人眼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应该是埃塞俄比亚,然而事情的结果完全相反,所谓的非对称,实则埃塞俄比亚处于完全的劣势,哪怕埃军所有的苏-27尽出,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战争的胜利在霍夫曼德向李岚传递捷报的时候,已经注定了。第一装甲旅和第一机械化步兵旅已经在卡林市完成对邦特兰共和国卫队的歼灭工作,距离战斗打响到全歼,只是过去了八个小时。

    邦特兰派出的五个步兵旅外加一个充门面的装甲旅,在八个小时内,就被霍夫曼德指挥的两个旅级单位,但干脆的消灭了,俘虏了近三万人。实际战况是,当第一装甲旅直接扑向邦特兰共和国卫队的时候,战斗就演变成抓俘虏。

    此时,索马里兰的战斗还在如火如荼,李岚也没有让霍夫曼德休息,而是命令第一旅两个坦克营,外加机械化步兵旅三个机步营,第一时间开拔,沿着苏鲁德山脉的南部向西急行军,直扑邦特兰另一个大城市----埃里加博。

    埃里加博位于苏鲁德最高峰的山脚下,处于和领地一条直线上,隔山相望。埃里加博属于州府,人口有三四十万。当初李岚收留的难民,很多都是经过埃里加博途径苏鲁德山脉的小径,来到基地。

    本来在苏鲁德山脉中,是有一个公路直通亚丁湾海岸,不过已经多年没有维护,沿途的山路车辆早就无法通行了。从领地到埃里加博,沿着苏鲁德山脉的最西端,绕过去的话,也就一百多公里,比从领地到博萨索近多了。只不过,埃里加博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李岚此前并没有选择这里。

    如今,他和邦特兰算是划下道了,自然不需要再有任何的顾虑,很干脆的命令霍夫曼德,拿下这个已经缩小许多规模的城市。

    不过,这也只是顺道夺取,因为霍夫曼德接到的主要命令是,绕过苏鲁德山脉西端,拦截埃塞俄比亚军队的退路,组建新的拦截往。这是真的要把埃塞俄比亚进入索马里的部队全部逼死的节奏。

    作为一个英雄级将领,霍夫曼德自然很清楚李岚命令的意义所在,所以在接到命令之后,便立即派遣部队出发,就连他也坐上指挥车,就近指挥。而剩余的部队和炮兵营,则是留在卡林市和博萨索作为守备力量。

    从卡林市到埃里加博,直线行程只有两百多公里,按照队伍中最慢的犀牛坦克行军速度,需要四个多小时的行军,并且过了埃里加博,还有上百公里的路要走。这也需要最少两个小时。

    而李岚只给霍夫曼德八个小时的时间,从命令下达,到拦截埃塞俄比亚部队的计划地点,全程只有八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坦克部队要全部到达,一辆都不能少。

    为了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霍夫曼德率领的四个营,直插兵力薄弱的埃里加博,在各大地方势力武装的眼皮子地下,大摇大摆的挥舞着索马里国旗,通过了埃里加博。

    在七十多辆犀牛坦克和上百辆多功能步兵战车巨大的声势下,埃里加博所有的武装力量表现得十分的沉默,如今整个索马里,谁不知道这场战斗,所有的地方势力,连选择站位的资格都没有,只能静静的保持沉默。哪怕他们想要干什么,看到如此骇人的装甲部队,都十分理智的当作没有看见。

    等霍夫曼德命令行军队伍在埃里加博的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