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八十二章 灵堂惊变

门口齐齐整整的站立着两排持枪甲士,个个显得非常精悍。再往前,是一群身穿铠甲的武将躬身站在阶梯之下,前来迎接圣驾。

    夏侯惇率先翻身下马,刘协和众人也纷纷翻身下马。

    夏侯惇高喝一声:“陛下驾到!”

    府前的守卫和众武将纷纷拜倒:“陛下万年!”

    刘协上前轻声喝道:“免礼!“

    等到众将士起身,夏侯惇单手一伸,对着刘协做了个请的手势:“陛下,里面请!”

    刘协神色微微一动,眉头轻轻的蹙起,对夏侯惇问道:“为何都是武将,并无文官前来迎接?”

    夏侯惇神色一愣,却听背后一人低声道:“启禀陛下,陛下匆匆而来,尚未通知到其他文臣,还请陛下恕罪。”

    刘协回头一看,却是夏侯渊,因为当年在雒阳与曹营诸将见过,所以大都认得。这名武将恐怕也要感谢他的到来,不用在定军山去挨老黄忠一刀了。

    刘协神色一缓,走向前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原来是妙才,想当年元让和妙才与孟德一起举兵讨伐董卓,至今已十五载,奈何天下尚未一统,孟德却率先撒手尘寰,朕心实痛啊。”

    夏侯渊神色肃然的说道:“陛下还记得当年之事,记得孟德的功绩,末将心中感动涕零,想来孟德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而瞑目的。”

    刘协点了点头,又望了一眼诸将,突然又问:“为何此处皆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将领,并无其他异性将领?李典、乐进和于禁等人均未看到?”

    夏侯渊急忙说道:“孟德新丧,末将与元让担心青、冀两州有乱,故令其他将领镇守地方,防止变乱。而曹姓、夏侯姓将领与孟德渊源过密,故均在此守灵。”

    刘协点了点头,正要抬步踏入府门,却听夏侯渊道:“灵堂狭隘,且这些黑衣将军身上杀气过盛,恐惊扰了亡灵,故还请止步。”

    刘协眉头微蹙,细细思索了一下,抬眼朝夏侯渊望去,却见此人坦然相对,毫无避让之色,心头稍安,回头对青锋说道:“你等且在府外等候,注意安全,不得寻衅滋事!”

    “是!”青锋恭声道。

    夏侯兄弟在前面领路,刘协和王越一左一右只隔着半个身子,在后面紧紧跟随,身后跟着十数名曹家和夏侯家的将领,曹仁、曹洪、曹真、曹纯、曹休、夏侯尚、夏侯恩、夏侯德……

    走到途中,刘协突然凝神停住。王越神色一变,紧紧按住剑柄,作势随时出剑。

    身后众将齐齐停住脚步,夏侯兄弟也奇怪的转过身来,疑惑的喊道:“陛下……”

    刘协眼睛迅速扫视了一下四周,随即轻轻的笑了笑道:“朕第一次来刺史府,故四处看看,继续前行吧。”

    夏侯兄弟对视了一眼,道:“遵旨!”

    一行人继续前行,很快来到灵堂之前。

    灵堂门口,站立着两排士兵,见到众人前来,急忙纷纷避让。

    夏侯兄弟分立灵堂口两边,垂首低声道:“陛下请!”

    刘协大踏步而入,王越在身后如影随形。

    正中的供桌上竖着一块灵牌赫然写着“大汉青州刺史右将军山阳侯曹公孟德之灵位”,后面放着一具灵柩。

    历史上威震天下的三国第一诸侯曹操,就静静的躺在其中。尘归尘,土归土。

    曹家四个儿子按年龄大小依次跪在灵柩之旁:最大的曹丕,约十七八岁,生得器宇不凡;紧挨着的是曹彰,十五岁左右,虎背熊腰,眼中神光炯炯,果然是力能搏虎之相;接着是曹植,十三岁左右,一脸的书生气;最后的是**岁左右的曹冲,满脸的稚气,乌黑的眼珠滴溜溜直转,显得十分机灵和聪颖。

    四人虽是兄弟,却各自脾性大不相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