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0章 分田分地真忙 求收藏

些土地了,就如当年你们陈家一样!不过破落将门拿出的土地是可以卖几个钱的,这个……当年你们陈家也拿了钱的。”

    “原来如此。”陈德兴若有所思,他所想到的是土地问题。在他的记忆中,这个时代中国的土地问题是两个极端,在辽阔的被占领土,因为蒙古人的屠杀和百姓的流亡,人口数量不多,可能只有一千多万(在蒙古人账面上只有七百万,实际肯定要多些),自然没有什么土地矛盾,只有大片土地荒芜,成了“狐居兔穴”。而在江淮、京湖、四川这样的蒙宋激烈交战区,人口同样不多,土地虽然集中于少数将门和士大夫之手,但是地租不高,佃户的负担主要来自兵役和徭役。而两江(江南东、江南西)、两浙、福建这五个相对平静的路,则是人口密集,土地矛盾突出。差不多每个路都有七八百万甚至近千万的人口,都快赶上清朝后期的人口密度了!

    吕师虎看着眉头微蹙的陈德兴,以为他不明白大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于是笑着解释道:“如今的大宋已经不比承平时了,占多少地和当什么官是挂在一起的。若是没有一官傍身,不说田税如何,光一个和买都能让寻常小民破了家……”

    和买就是拿贬了值的会子当铜钱使!和抢劫没有啥两样。而且和买的尺度完全在官府和胥吏手里,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当然要看田主的背景大小了。若是平常的自耕农,和买之下,只有破产一路。而有一官傍身的地主,也不等于可以完全逃脱和买的盘剥,还是要看官多大(不是看品级,而是要综合考虑出身、文武、差遣等因素),同时也要考虑这田土在什么地方。

    总之,官职越大、势力越大,并且田土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就可以占有更多土地。而不必担心和买、税赋和官吏的盘剥。不过,官员置地也不是都在自己的家乡或势力范围之内。相对安定,同样也比较有规则的江南五路,也是官员们置地兴业的重头----那里毕竟是天子脚下,纲纪还没有完全丧失,也不用太担心北虏的蹂躏,而且人多地少,这租子自然也高(没有拿着弓箭刀枪的佃户),而且在江南五路这种天子眼皮底下的地盘,想要强占田土是不大容易的,所以投资的安全性也较有保障。因而就成为大宋官员和士大夫(名士也算是准官员)投资兴业的主要地区了----哪怕是丢了官,只要不抄家,也可以通过高价出售土地收回投资。不像两淮这里,要是没有一顶官帽子保着,直接就让人囫囵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