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79章 造反有理

----这座教堂是皇额博为自己的生母所建,其中供奉的圣母像,全都是按照皇额博生母的外形雕刻而成。

    同时,这座巴黎圣母院也成为历代大元国大汗的“根本教堂”,就是他们受洗、加冕和继任基督教宗主之所在。因而,这座教堂也建造的辉煌无比,数十年来还不断扩建,如今已经成了整个欧罗巴占地最大,也最为豪华的大教堂。如果站在巴黎的城墙上俯瞰圣母院,就能看见一大片的红墙黄瓦和殿阁琼楼----当然都是中式的建筑风格啦!

    而巴黎圣母院前的青铜大吊钟,则会每隔一个时辰就准时敲响报时。

    方才是四声鸣响,意味着现在卯时,也就是上午五点。巴黎圣母院旁,同样是皇额博时代始建的大元宫内,文思殿外,已经站满了前来上朝的大元朝臣。

    和君王从来不早朝的大明帝国不同,大元国的大汗们还是颇为勤政的。虽然不是每天都上早朝,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大朝会。在京的朝官天不亮就要出门,赶到大元宫内的文思殿外等候朝会开始。

    现在是秋天,巴黎的天气已经比较凉了,时间又早,气温当然很低。所以大官们都袍褂整齐的聚集在文思殿外的走廊内避风,至于三品以下的“小官”,就只能在外头吃风了。如果遇上下雨,那可就更苦了,只能打着雨伞在外头熬时间。

    不过话说回来,如今整个大元国,不知道有多少人日夜苦读,就为了谋一个“文思殿外饮风餐雨”的位置呢。

    而看看这些官员的面孔和头发,就知道那位索伦全的不满也是有点道理的。现在广场上面和廊道下面,总有几百个官员----巴黎的官员当然不止这个数,只是上朝的资格也不是人人具备的,只有达到一定的级别并且领有相应的差遣才有资格上大朝。如果是平日的小朝,那就只有几十个宰相、尚书、侍郎和御史才能来了。而这几百个有资格上大朝的官员之中,金发白皮的不过两三成,黑发黄肤的则多达七八成!

    那些金发白皮的朝官几乎都是进士出身的“清流”官儿。可不容易当上啊!虽然根据大元国的制度,举人也可以授官,但是极难拿到实缺。就算有缺,也没有什么升官的路子,一个县令基本就是头了。而进士……大元国三年一次大比,一科进士不过一百余人!相对于大元国数百万读书人而言,已经不是万里挑一,而是数万人中选一了。

    不过一旦高中进士,官运一般不差。初次授官大多就是六品七品,不是去当知县就是入翰林院,后者更是平步青云的开始,入翰林后十几年当到督府部阁的真是大有人在!

    当然,欧人的督府部阁的实权是不能和同等职位的旗人相比----在大元国朝官京官,是讲究旗欧平衡的,各部尚书都有两位。旗欧各一,能做到尚书的欧人绝对是科举出身的清流,而坐上这个位置的旗人则大多不是科举出身,他们做官的路子可广着呢!但是一部实权却必然在旗人尚书手中。

    至于尚书以下的各级官员,也都实行旗欧平衡,譬如各部的侍郎、主事等职位,还有督察院的御史,还有大理寺的官员等等,基本上都旗一半欧一半,旗人掌实权。而在大元国官僚的顶层,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和参政之中,旗人欧人的数量也是平衡的。另外,在地方官员的任命上,旗欧平衡也大致保持着。

    不过,旗欧平衡也就到此为止了。大元国的文官,至少在表面上是旗欧平衡的,仿佛非常公平。但是大元武官却是旗人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不仅八旗系统的官员是清一色的旗人,就连欧人新军里面的军官,也有小半是旗人在担当。而各地驻防的欧人新军,则必然由旗人将军府节制!

    这大元一国的兵权,从来就是牢牢掌握在旗人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