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百零七 伏魔道

清心生感动,良性复归,想起多年来自己饱受恐惧憎恨折磨,心中积郁,恨不得将一切全说出来。

    他说道:“你们既然能找到我,准是受少林和尚委托了?”

    归燕然道:“是你师父无浮禅师让咱们找你。”

    天清道:“是了,我当年鬼迷心窍,倒行逆施,竟动手杀害了我两位师兄,又险些害死了师父。可偏偏那时走火,双足瘫痪,只能落跑。我这么做,并非出于私心,而是...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本是少林寺中年轻有为的僧人,天字辈中,以我武功最高,放眼少林,也唯有无宿师叔功夫能胜过我。我敬重无宿师叔,当他是佛祖一般的人物。他生性豪迈,我也学着他大大咧咧。他爱结交江湖朋友,我便云游天下、广结善缘。他让我习练易筋经,我便废寝忘食的钻研,终于练成了一身功夫。我功夫高了,对无浮师父也不大放在眼里,唯独对无宿师叔恭敬如初。

    后来樊城被围,德高望重的陆秀夫丞相大撒英雄帖,请天下英雄豪杰一同支援樊城。少林寺中起了争议,分成两派,一派说少林乃武林领袖,不能坐视不理。另一派说元帝待少林寺极有恩义,咱们不能背叛。两派人争吵不休,方丈大师也难以定夺。

    寺中不少年轻僧人视我为领袖,唯我马首是瞻。我当时一意赞同援宋,说道:‘咱们同为汉人,一身高明武艺,眼见同胞受难,正是用武之时。’那些老成持重的僧人都不赞同我。我望着无宿师叔,他也摇了摇头。

    我登时恨透了他,他对我如同父亲一般,我也极为尊敬爱戴他,谁知他在民族大义面前,却如此胆怯自私。当夜我便率领数百少林僧人下了山,一齐奔赴南方。

    咱们走的时候极小心,生怕旁人发觉,打起架来,那可就麻烦了。谁知无宿师叔早有察觉,半路上拦住了我,叹道:‘我随你们去吧,但此去凶多吉少,丢了性命,倒也罢了,希望别惹出什么大祸来。’

    我大喜之下,便与他同行。他一路上向我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暗示我此行太过鲁莽,我虽然敬爱他,但也觉得他怎地变得如此婆婆妈妈?

    后来我们在樊城前头全军覆没。

    鞑子知道如何对付咱们这些武林人士,只要阵形紧密,防守严明,迫咱们各自为战,咱们不穿铠甲,不持盾牌,不用弓箭,无法与蒙古精兵抗衡。无宿师叔冒死杀了鞑子主帅,但局面更加糟糕,师叔先受围攻,受了重伤,后来他....他为了救我,被一位蒙面的鞑子将领割掉了脑袋。我冲上去与那鞑子拼命,拆了二十招,我被他一掌击中背心,昏了过去。”

    归燕然大惊,问道:“你功夫这般高,那人只用了二十招便将你制服?那人是什么人?”

    天清摇头道:“那人身法奇快,内力浑厚,招式却平平无奇,我没瞧出他的门派,除了无宿师叔之外,也没见到过武功如此高强之人。”

    他顿了顿,又道:“我留得性命,鞑子并未杀死我。但我被交到了一群道士打扮的人手上,他们押着我上路,率领一大群人,不知朝何处走去。他们把我关在笼子里,受尽折磨。你们可知道,那笼子里除了我之外,还有其余什么东西?”

    归燕然听他脸色阴森,满是惧意,忙道:“我不知道,前辈请说。”他敬佩天清舍命援宋,此刻便以前辈相称,又对他此刻处境颇为怜悯。

    天清惨笑起来,说道:“在笼子里头,滴溜溜的滚着十几颗人头,全都是少林和尚的。我只要一睁开眼,便看到我那些同门战友,血淋淋的脑袋,瞪得滚圆的眼睛,还有....还有脑袋里钻来钻去的蛆虫,那挥之不去的腐肉臭味儿。我害怕极了,只好强迫自己入睡,睡着之后,梦中也有无数人头,有无宿师叔的,有那些师兄弟的,还有我自己的,光秃秃的脑袋。”

    归燕然微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