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4章、水坝

  总共也就十来公里的路程,我们路上开得快,几分钟也就到了,从山庄过来略带下坡,还绕了几个180度的弯道,然后水坝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个水坝并不小,而大坝上就有一条相当于3车道的大路,通向大坝的另一头。另一头的道路全在山里,不知道通往什么地方,这让我有些失望,毕竟这有安全隐患,最好水坝这里就是道路的终点才好。

    凌远和魏鑫刚来过,所以这里的丧尸已经被他们搅动了,摇摇晃晃的聚集在大坝上面,正朝着我们来的方向涌来。看它们身上残留的衣着,初步可以判断它们是水库附近的农民,基本没看到水电站的员工,只有几个戴安全帽的,但大坝对岸有一个没修完的建筑,它们看上去更像是建筑工人。

    “这个水电站还不算太小。”李芸中坐在我的车里,远远的看了一下大坝,说:“是个混合式水电站,初步看上去设计不算太老,我希望自动化程度高一些,也许我们不用专门派人留守,只需要定期过来维护就行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更好,毕竟我们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就算有,单独留几个人在这谁愿意啊?

    李芸中接着说:“说是小型水电站这是我们国家的说法,装机容量不会小于30万千瓦,根据欧盟大坝委员会的标准,这就是一个中型水电站了,电力供应满足整个雨山区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项目好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合理的利用,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啊。”

    懒得听她磨叽,我拿起对讲机,说:“各单位注意!我们正面出现大约50只丧尸,为了节约战斗成本,我们将进行肉搏战!重复,我们进行肉搏战,1分钟以后下车组成战斗队形!”

    除非获得一座兵工厂,否则我们的枪支弹药始终都是有限的。这时候我真的切身体会到当年我们的英烈们打鬼子时的那种悲壮与无奈,不管是大刀片也好,还是红缨枪也好,谁不知道拿那种武器去对抗鬼子的小坦克歪把子很原始啊?问题是我们的枪支弹药就不够啊,尤其是敌后的游击队。当然我们有手撕鬼子的大神,我们不怕鬼子的飞机大炮。这时候我们拿刀对付丧尸倒也说不上原始,毕竟它们还是赤手空拳呢,只不过它们不怕死,而我们怕。

    之所以推迟了3天才出发来水电站,就是花了3天时间对新入伙的这一波人进行了战斗特训。其实我们的经验也是有限的,但至少我们一路走来,见得多,砍得多,心理素质和战斗技巧都比他们要好上一些,我们现在20对50,平均每个人摊到的丧尸也就2个半,在有武器的情况下,一个人对付两个半的丧尸并不是很难,前提就是敢于放手去战斗。我们不光枪支弹药有限,冷兵器也不多,所以我们分别以我和龙莽为首,组成两个战斗组,每个战斗组7个人或者8个人。

    我这一组的核心是我和赵家林,核心装备是我的“鬼噬”和赵家林的“风裂”,辅助人员的主力是刘明哲和司月武,他们手里拿的是两杆鱼叉,没错,就是山庄里不知道什么人留下的鱼叉,不管怎么说,起码鱼叉的杆还是不锈钢的,比拖把杆总要好一些。而在我们4个人后面,墨余用他的复合弓进行远程支援,周灵洁和梁铮铮手持军用砍刀随时准备补刀。

    而龙莽那一组的核心是他和赵璎珞,既然赵陌说赵璎珞是个杀手,还是个世代传家的杀手,那我也就没跟她客气,没有把这里全部50只丧尸都交给她那都是心痛她了。赵陌教我把握好这个杀手,但说实话我从不认为我有那么大的魅力,只要大家相安无事的或者,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龙莽手里拿的当然还是他那把“破晓”,而赵璎珞手里拿的武器看上去是一对我军过去用的56式三棱刺,那天杨煜说赵璎珞一个人拿着刀砍翻了十几只丧尸,我不知道那又是什么刀。龙莽这一组的战斗力明显更强一些,因为除了他俩,打副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