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七章、大战序幕

的蒲子、北屈二县,曹操表态同意。

    放下曹操的来信,是勋伸出手指来揉了揉左右太阳穴,不禁陷入沉思之中----如今的战役态势,与原本的历史便迥然不同,他已经彻底瞧不懂啦……《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这年月的情报搜集效率、传递速度,就让是勋干着急却木法度。他此前跟张既、贾衢、司马懿等人商议,都认为上党郡的袁军将会南下威迫河内,而太原、西河的袁军,将会沿着汾水南下,首先攻取南匈奴所据平阳四县。

    只是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从并州传递回来。高幹究竟在做什么?上党郡守郭援在做什么?西河郡守王泽又在做什么?

    高幹是在三月初发起的对河东的进攻,出乎是勋等人预料之外的,他并没有沿汾水南下,而是命上党郡守郭援自泫氏出兵,渡过沁水,首先进攻河东郡最东面的端氏县。

    消息传来,郡府上下莫不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河东郡的最东面,由北向南分别为端氏、濩泽和东垣三县,其中东垣县在王屋山南,自上党而来无路可通。端氏、濩泽在王屋山北,从端氏向西,有狭窄的小路蜿蜒于群山之间,确实可抵绛邑、临汾。之所以是勋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条进军路线,乃是因为由此行军,未必比北方的蒲子、北屈之间来得方便,而且端氏、濩泽城墙高峻,非旦夕可下,加之出口狭窄,只要在绛邑拒城而守,则万夫难过。

    郭援疯了心啦?他走这条道儿,是在找死么?

    从端氏县传回来的消息,并州军只有两千多人,步多于骑。县令自称城内粮秣尚足。兵戈完备。即便没有救援,亦可防守超过半年的时间。濩泽县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是勋召集群僚商议。司马懿说:“吾料此乃疑兵也,欲使我注目东线,则高幹必率大军沿汾水而上。”夏侯兰则建议,可请驻扎在箕关的李通出轵关陉往救,断其后路,则必可将敌军围歼于端氏城下。

    是勋轻轻摇头:“李文达所在,为河东、河内之锁钥。不可轻动也。”根据史书上所记载沮授、田丰给袁绍所出的招儿,要“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主要目的是为了骚扰和调动曹军,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两翼包夹,合围豫州。倘若轻易动用李通,则正中敌方下怀。李通在箕关,东可援河内,西可救河东,如猛虎在山之势。若轻易出往太行以北,反倒丧失了威慑力。此非万全之策也。

    最终的决定。是遣孙汶先率两千兵马前往绛邑东面的翼城驻扎,倘若端氏危急,便可往救,倘若袁氏大军沿汾河而来,也正好北上驰援平阳。

    正如二人对弈,对方突然跳出战团,于边角处设下一子,自己左瞧右瞧,上瞧下瞧,似乎都毫无意义。不应吧,又恐其真有诡谋,封堵吧,又未免受敌牵制,失了先手。这时候最佳的应对方法,就是在己方大龙与敌人闲子之间布下一子,遥为呼应,呈进可攻、退可守之势。

    数日后,不出是勋所料,自家的援兵到了。

    是勋自从来到河东以后,就一直在考虑,曹操为什么会派自己来镇守此郡呢?原本以为,王邑久据河东,素有贤名,虽有卫固、范先等将包藏祸心,士兵还是可以用的,但等到了河东一瞧,满不是那么回事儿,武装力量极其薄弱----这他都已经写信通报给曹操知道了。

    既然认定河东、琅邪为曹家势力比较薄弱的两肋,那么自当以强将镇守,琅邪有臧宣高,河东怎么也得放个李曼成啊……就算他是宏辅智比诸葛,可是基本上就没有亲自指挥过作战,曹操真就那么放心吗?即便是诸葛亮吧,第一次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时候,也难免举措失当,导致街亭战败,被迫全军撤回的呀。天才没有经验为辅,反而容易吃瘪,曹操打老了仗的人,难道就瞧不明白这一点吗?

    在是勋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