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章、系铃解铃

这封表文,脸色当即沉了下来:“若此表上奏天子,则天子或赦袁绍之罪,奈何?”

    是勋笑道:“此表名为请天子降罪,实则呈于主公,以明其志也。主公何必上呈天子?”说着话,又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来:“主公可将此表上呈天子。”

    曹操接过来再瞧,原来这是是勋为曹操拟得的上奏,内容是自己于阵前擒获冀州别驾沮授,明申其罪,然见其有悔过之意,故请天子赦之。顺便,还夸了夸王师如何威武,诸将如何用命,袁军难以抵挡,如冰雪之见红日、腐草之遇疾风云云。

    是勋的意思,你派个人把沮授押回许都去,然后呈上此表,请天子赦免其罪,另外委他一个职务,以待日后可用----“沮子辅心如死灰,勋劝之良久,乃去其死意也。不愿立朝,请放外任,与之一县主理,足矣。”

    曹操说把他先拘在许都,等我灭袁之后,再看看如何用他,还则罢了,真要把他放到外地去,你就不怕他再扯起杆子来呼应袁绍,跟我作对吗?是勋笑道:“袁氏之亡,只在目前,便沮授得一县之地呼应,安有成功之理?但迁之远,使不得逃归袁氏,可也。”你别把他安排在河南啊,把他扔得远远儿的,以这年月的交通状况,以河北还在打仗的局势,他哪儿那么容易就能逃回去找袁绍啊?想在地方上扯旗造反,就那么容易吗?

    “况,主公不日即下邺城,可得沮授妻孥,以之为质,谅沮授不敢反也。”

    曹操筹思良久,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若旁人,必斩军前,以绝后患。沮授河北英才,宏辅又为之缓颊,操岂爱杀人者乎?”是勋心说你就别撇清了。你就是一个喜欢杀人的家伙。我还不清楚吗?就听曹操又问:“然则。宏辅肯为之做保否?”

    是勋来的路上就已经考虑过相关风险了,自己就此保下沮授,那万一将来沮授再闹出什么事儿来,自己也必然要负连带责任。只是反复考虑,沮授固然有谋,却并非能够独立打出一片天下来的人物----说白了,他天生是当谋士的命,做不了主子----只要把他跟袁绍隔开。他还能捅多大篓子?自己此前不敢荐刘备,这回却没道理不敢荐沮授啊。

    好吧,就算沮授真的连老婆孩子全不要了,明知没有胜算,还跑地方上去造反,自己要受其牵累。可是以如今的局势,再加上自己的能力,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顶多也就是降降官、罚罚俸吧,曹操还真能因为一个成不了事儿的沮子辅。把我给直接罢了官,甚至杀了头不成吗?荀彧荐严象、韦康。后皆兵败失地,也没见曹操拿荀彧怎么样嘛----荀彧之死,那是别的原因所致。

    《后出师表》里说:“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人心隔肚皮,不能为怕受牵累,就不跟人来往啊,就不举荐人才啊。说明白一点儿,不能因为可能的风险,就放弃拉帮结伙,构建自家的势力啊。

    所以啊,这个险我冒了吧,这个保人我做了吧!沮授瞧上去就是一老实巴交的正人君子,跟鲁肃有得一拼,异日若其背反,那是我自己眼瞎,也怪不得旁人。

    所以是勋就在曹操面前拍胸脯啊,说我愿意给沮授做保。曹操说好吧,那便允卿所请----可是,将来把沮授放到哪儿去才好呢?

    是勋微微而笑:“此吾亦熟思之也----何不任其关中?”

    此前蓝田刘雄鸣破蓝田、杜陵而围长安,又有屯田客吕并聚众陈仓,其余贼寇,不下二三十股,导致关中大乱。曹操正要挥师北上,与袁绍决战,暂时腾不出手来对付他们,只好分关中为雍州,以严象为刺史,并遣曹豹督军往镇。不过曹豹手底下兵不多,若再无援,基本上也就能够保证长安等几座大城不失而已,还真平不了关中之乱。曹操的对策,就是拖着,派兵堵塞桃林塞,关中你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