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八章、真书伪书

恐为周瑜侦知,反害蒯公也。且待荆州底定,愿为朝廷效力。”趁着天色将黑,立刻就要返回。

    曹操亲自把马良送出大营,然后再回来继续开会。杨修表示怀疑:“马季常匆匆而遁,道可相应,却又不约日期,得无诈乎?”曹操先不回答他的问题,却微微转头,望向荀攸:“此果蒯异度亲笔否?”

    荀攸双手一摊,说我跟蒯越来往,那也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对他的笔迹虽有印象,却也记不甚深,况且----“安知江南无董公仁耶?”说不定还有谁跟董昭似的,擅长模仿别人的笔迹哪,我又不是鉴定专家,我可瞧不出来。

    曹操轻捋颔下长须,这才回复杨修:“马良不肯久留,恐为周瑜侦知,此亦有理。所约者非当面也,远在江夏,吾兵未动,何以定期?德祖过虑也。”嘴里虽然这么说,但语气分明还有些犹豫。

    程昱进言道:“吾观马季常应对丞相,其色不挠,似为真心也。则此事七实三诈耳……”起码有七分象是真的----“今吾正欲谋取西陵,乃可用之。然彼真伪不明,变化必多,非智谋之士不能临机而断者也。”咱们不正商量着要去打西陵吗?倘若马良所言是实,正好趁机夺取江夏;就怕其实是诈降的诡谋,那智商不够的将领领兵前去,可容易上当受骗啊。

    曹操点头,当即表态:“吾当自往。”

    于是商量定了,江陵城下仍然虚张曹操的大旗,同时让曹仁改扮成曹操的相貌,隔天去各营巡视一圈,用来麻痹城内守军。曹操本人则于三日后亲率四万人马,虚打曹仁的旗帜。分道而进,去取西陵。

    话说曹操曾经和是勋谈论过史事,说到长平之战。是勋就问曹操啦:“吾有一事不明,主公教我。”曹操说但问无妨。是勋乃道:“马服子在长平,不知当面者白起也,误为王龁,乃至丧败。若其知之,可有胜算乎?此战秦胜,胜在斗兵耶。胜在用谋耶?”

    是勋一直认为赵括并没有传统认为的那么不堪,还什么“纸上谈兵”,仿佛除了吹牛啥都不会似的。他所以在长平遭逢惨败。一个原因出在自身,正如同其父赵奢所言:“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就是说自信过度。用兵不够谨慎。第二个原因在于秦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好。赵括要到被围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当面的敌将不是王龁,而是威震天下的白起。

    所以是勋就问啦,倘若赵括早就知道了敌将是白起,他会不会更持重一些?会不会有打赢的可能性?

    曹操微微而笑:“将略因敌势而变,若知起在,赵括或敢不冒进也。然其人轻易,未逢挫败。即正面以敌白起,亦无幸理。”从两个方面来看问题。一是赵括必然会因为面对不同的敌手而采取不同的策略,二是即便他改变了方略,也仍然不是白起的对手,可能输得没那么惨,但赢是铁定赢不了的。

    是勋向曹操道谢,完了总结说:“乃知名将之不可为人所料也,藏将为高。”他本意是想提醒曹操,你别因为周瑜等人并无显赫声名,就轻视了他们,那将来是肯定要吃亏的呀。可是曹操从中领会到的含义却是:若藏我将,乃可破敌----隐瞒自家真实主将的身份和位置,也是取胜的一条策略。

    你瞧,当日袁绍在修仁别立大纛,不就差点儿把我给骗了吗?这条经验可以汲取。

    所以曹操今天就特意玩儿个花,把自己跟曹仁的旗帜给换着用。

    一切商议妥当,正要发动,可是突然之间,巡查军校却又擒了一个人过来,是名普通的荆州军士。此人自称乃是蔡家死士,携带蔡瑁的密书冒险而来,当下呈上密书,曹操展开来一瞧,不禁双眉紧锁。

    信内言辞简练,但话说得很明白,江陵城如今已经被控制在了周瑜和刘琦、刘磐等人手中,自己已遭幽禁,故此愿意降曹。可是虽然想要降曹,这会儿却压根儿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