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582章 阁臣

    这是铁定的事实。温体仁觉得再深究下去于己不利。于是见风使舵.将矛头对准曹于汴,攻击他是在党护钱谦益。崇祯帝觉得没有必要再争论下去。于是草草收了场。

    不久,周延儒、温体仁两人先后入阁。温体仁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在这第二次的京察大计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很好的控制了局面,显示了卓绝的政治才华,但这个国家已经如同朽木,不是单凭政治手腕就能够力挽狂澜的!而且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喜欢周延儒,温体仁和薛国观之流,只是要借助这些人削弱东林党人的影响力,因为这些人一旦离开了皇权,就什么都不是了,不想东林党人在天下都有影响力!

    周延儒,温体仁和薛国观之流,就只能够围在皇帝身边,他们就像是皇帝的指甲!离开了皇帝,他们什么都不是!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决定去北边暗中视察之前,再次召见了群臣,询问锦州和宁远等地兵变的问题!

    周延儒机智敏慧,分析问题透彻。驻守在锦州的士兵哗变,督师袁崇焕请发军饷。崇祯皇帝在文华殿召集大臣商议,大臣都请求动用国库。

    周延儒猜测皇帝的心思,独自进言道:“以往边关守兵防止外敌入侵,而今要防士兵了。宁远士兵哗变,发军饷,锦州士兵哗变,再发军饷,这样下去,镇守边关的部队都要学样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问道:“你说怎么办?”

    周延儒冷静应对,“情况紧迫,不得不发,但得想个长久之策。”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了,认为周延儒说得有道理。

    过了几天,崇祯皇帝朱由检又问周延儒,周延儒说:“粮饷以粟为最好,山海关不缺粟,唯缺银子罢了。士兵为什么闹事,其中必有内情,这无非是骄横的武官煽动闹事来威胁袁崇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