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九十四章 罗彦首公开讲学

下不少良才美玉。不若容我等准备一天,让那各县士子也过来,多少也是教化之功。”

    听得这位夫子的话,罗彦拍手叫好。

    虽说如今罗彦对于系统,基本上没有了什么依赖。可是系统中是不是刷新出来的东西,罗彦也还是觉得宝贵异常。偏生这声望值又不好赚,最近也没有作品出世,如今声望值也就堪堪千万。想想也就是十个土豆的价值,这么窘迫罗彦都有些揪心。

    教化是赚声望值的好办法。罗彦都近乎忘了,此刻被人提起,自然眼睛一亮,当即答应说:“今日便差人告知各个县学。同时将此事告知州学学生,然后让其休沐一天。趁着这个时间我等好好筹划,同时也能做些准备。”

    罗彦的意思,居然是将授课的范围扩大到不限官学。几位夫子一听更是兴奋。官学毕竟名额有限,收录学生的时候难免有一些他们看重的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来官学读书。罗彦这样的处理方式,简直就是有教无类啊。

    说做就做,不过是一刻时间,州学的学生们就高高兴兴出了州学。该吃酒的吃酒,该饮宴的饮宴,该上秦楼的继续吃花酒。但是伴随着这些学生一起散布出去的,便是新任的州学博士要在后天于州学讲经,不限身份不限人数。

    这可是个大动作。

    回到州府的余世宗也在不久之后听到了这个消息,抱着一册文书的他低声自语道:“这罗彦还真是大手笔。这么一说,还真的想起当年听闻有大儒讲学,不远百里前往听讲的日子。好了,处理完手头的公务,到了后天,我也去看看。”

    至于罗彦有没有这个资格讲经,就在很多人怀疑的时候,一份罗彦的履历被传到了金州的大街小巷。

    “武德五年以进士科甲等授秘书省校书郎,拜大儒陆德明为师。后辞官三年,武德九年秦王府笔吏,后任秘书省著作郎,兼弘文馆助教。贞观元年,三月改蓝田县令,转任幽州都督府司马。受牵累贬为金州州学博士。”

    话不多,加起来连一百字都没有。可是在那些升斗小民眼中是传奇,到了士子这里,便是一张金纸,散发着无限耀眼的光芒。

    秘书省的校书郎,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进去的。虽然当初罗彦进去的时候有些草率,可是只要不是猪,在里头能够呆着的人,学识就差不到哪里去。还有个好老师,三年后就当了著作郎,这也是相当考验人学问的一个官职。至于那弘文馆助教,就更不用说了,教授当朝三品以上大员子嗣的官学,即便是个助教,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看完这个谁还能有怀疑,更何况还有当日香满楼的文会为证。谁敢不服,先去和那如今张贴在香满楼墙上的两张纸比比。

    官学的学子自然开心。但是那些无缘官学的士子就更是欣喜若狂了。

    州学博士毕竟是一个实职,之前的老博士想要给州学外的那些士子一些好处,偏生职权就摆在那里,根本没什么可以帮忙的。但罗彦以来,就有这等好事。原本有几个被州府推荐上去参加科考的非州学士子,苦于不了解科考的门道,都准备提前前往长安去熟悉一下。谁想到半路冒出一个罗彦,讲的居然就是这些。

    一天时间,州学中罗彦和八位夫子也没有闲着。虽然罗彦在长安弘文馆呆着的时候,熟读了这几年科考的卷宗,同时也和长孙无忌聊过吏部铨选的规则。但是地方上还是有另外的一些东西,是和长安不一样的。因此罗彦这一天时间,其实也是在不停地学习着。

    日升月落,讲学的时间终于到了。

    清晨等阿全将水打来,梳洗过后,罗彦就走出了自己的卧房。不曾想八位夫子此时就在供奉堂那里等着,见罗彦过来,便将他拥着在供奉堂烧了一炷香,这才陪同他走出州学大门。用他们的话来讲,这等教化,便是承袭了先圣的志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