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九十五章 历年科考的秘密

,定南蛮策,诸如此类,皆是需要诸位好生思量。到时候若有良策,勿论中第与否,凭借手上的策论,亦能踏入仕途。”

    这话可是激发了不少人的兴趣。罗彦的意思再也明显不过,你要是有好的方法,要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尽管来找我。至最后一句,则是一种保证,只要有效,就能让你踏入仕途。罗彦这可不是在吹牛,李世民心里到底有多想经略突厥,罗彦可是心知肚明。

    虽然前些时候被好多人拦着没有征伐突厥,可是没看到内宫中的那些练习骑射的武士不仅没有少,相反还从各个卫抽调了更多人进去。

    因此罗彦是极度有自信,李世民要能够看到比较务实的平突厥策,都能兴奋到睡不着觉。

    不理会士子们私下的喧哗,罗彦继续讲起其他的事情:“时务策所言,以上三种乃是最为常见也比较实用的。至于谏言一类,尔等不知陛下作为,自然不必多说。到了这里,最后再说一句,时务策乃是对朝政的策论,文字莫要浮华,言之有物更为重要。”

    讲完了时务策,看看时间也就是过了一个多时辰。罗彦接下来就开始讲授自己所知道的铨选规则。

    “行卷粗选一番,约摸选出百份文章。此中规则不仅要务实,文辞要华丽,而且行卷一定要干净。武德九年,沧洲士子赵世炎行卷上墨迹未干便草草交卷,以致行卷脏乱不堪,终致黜落。后有吏部郎官复核,仔细读来,却发现其才学足以中第。然此时已经成了定局。无奈之下,此郎官以自身声名为凭,荐其入仕,时至今日,也不过流外一等。尔等当一次为鉴,不得太过粗疏。”

    罗彦说的这件事情过去也就一年。但是因为这事儿吏部觉得黜落以后再被举荐入仕,实在有些儿戏,因此补偿虽有,但是没有外传。此刻被罗彦仔细说来,诸生才知道居然有这等故事,不仅一阵唏嘘。当然了,教训有了,自然也会防备。

    “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等事情,唉,难怪去年我就被黜落了。仔细想来,我那行卷中有几处墨点。”

    “是啊,今年万万不可如此浮躁了,定要仔细一些,将那行卷做得漂亮一点。即便没有益处,但是至少也不要有什么坏处。”

    “那赵世炎还真是可怜。从流外到流内,也不知道要空耗多少年华。”

    ……

    静静等候下边又吵嚷了一阵,罗彦这才说道:“次轮从从那百份中挑出中第的几份。耗费的时间是之前的一倍有余。此时主考会将行卷一一看过,根据加诗赋写的内容和文笔,再次进行排序。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好几天时间反复斟酌。因此,这段时间便是诸位要递交行卷的时间。”

    这又是一个秘密。很多人以为排列名次的时候那加诗赋才会派上用场。其实不然。挑选出来的这一百份行卷本身的水平都差不多,而且时务策无非就是那几点,身为吏部的官员他们自然早就有办法了。此刻考核,能够入眼的,除非是特别优秀会直接取中,不然还是会比比诗赋。

    也不理会下边有多么惊讶,罗彦爆料:“前几年的科考排名如何进行我不知道,但是去岁科举,名次排序乃是陛下御笔朱批。便是那委任职事,也是吏部请示了陛下,报备过中书省,这才下来的榜单。”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秘密了,谁不想自己的文章被李世民看重。李世民喜欢文人雅士也是出了名的,想想当初的文学馆十八学士,而且眼前讲学的这位就是文学馆学士的弟子。想想他们的待遇,这些人瞬间就心里火热火热的。

    看着下边诸生有些吵闹,声音实在有些大到影响他说话了,这才皱着眉头说道:“尔等若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惊异,不妨就此离去。多年读书,修身养性的本事都喂狗了么。”这么一呵斥,才安静下来,不过很多人还是脸色发红,很明显都是激动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