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一十章 有人替小鬼出头

望。有时候真是奇了怪了,明明自己很强大,为何还要被这么一个弹丸小国说几句好话就开心到昏头。

    然而,罗彦实在是高兴的太早了。

    就在倭国使节被看押的第二天,风向忽然间就转变了。原本某些拍手称快的臣子,此事也不再表达态度。倒是逐渐的,开始有人替这些倭奴求情。

    这天早朝,大理寺再次向李世民询问关于那几个被看押的倭国使节的处置办法。

    李世民正在犹豫的时候,文官这一列忽然站出来一名四品的官员,向李世民一拜,便言辞凿凿:“倭国与我大唐毕竟也是初次建交,如此针对使节,只怕会惹得其他番邦不敢遣使前来。倒不如就此放其归去,以成美事。”

    另有一人,出来应和说:“那犬上三田耜变卖赏赐,毕竟是为了购置书籍。照此来看,倒也是情有可原。陛下若是放其归去,并且重新封赏,想来也是士林中的一段佳话。”

    两人这么一说,顿时引得好些个腐儒站出来附议。这个一句假话,那个一句美谈,倒说的这些小鬼们干的事情是天经地义,反而是拘捕他们的罗彦错了,李世民也错了一般。

    就在这些人如同苍蝇一样嗡嗡嗡说了半天之后,罗彦终于有了个插话的机会。

    “陛下,此时不如听微臣讲个故事。”

    李世民正头疼了,见罗彦出来卖弄,没好气地说道:“有什么事情直接说,何必绕什么弯子。”

    向李世民一拜:“微臣曾听闻,长安有一家书铺,某日来一读书人,私藏书籍于腋下,未曾付钱便要离开书铺。店家察觉,阻拦下来,斯人说道:‘读书人的事情,能算偷么,这是窃书’。时有路人劝解店家:‘你且放其生路,并将这书籍赠送给他,岂不是士林的一段佳话。’这店家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依次而行。之后不出三月,窃书之君子越来越多,终于将这家书铺弄得关门大吉。”

    不少武将顿时大笑起来,这就很明显就是在讽刺方才那几个官员的话么。

    但是你以为罗彦说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越来越多的窃书君子,见此铺已经关门,就将主意打到了另外一家书铺上。结果第一个尝试的人就被打了出来,店中伙计骂道:‘偷就是偷,你以为换个说法,就不要付钱了么。’”

    瞬间朝堂一阵爆笑。李世民方才被这些朝臣给闹得有些头疼,这会儿被罗彦这一个笑话,就给逗得乐了。

    但是,这还不是结局。罗彦见众人笑完了,随后紧跟着补了一句:“对了,如果我记得不错,第二家店的掌柜,便是前边说成一段佳话的那位的近亲。”

    这可就是赤果果的打脸了,不说那位官员“你你你”指着罗彦结巴,就是其他附和了这话的官员都有些抬不起头来。

    笑了笑,见自己已经将这些腐儒堵得没话说的时候,罗彦这才说道:“犬上三田耜几人变卖陛下赏赐之礼器,不论其用来做什么,都是违背我大唐律法的。如果人人都要将情面,那大唐年年那么多其情可悯其罪当诛的官司,岂不是都要判个无罪?有些人真是不拿府库的钱当钱,再赏赐一批财帛,亏你等说的出口。我大唐百姓脚踩黄土背靠青天,拿汗水换来的赋税,就是让你等这样糟蹋的?”

    虽然罗彦此时只是个五品官,但是训斥起一群三品四品的大员,压根半点情面都不留。

    天知道是谁给他们的勇气,让他们说出这样的馊主意来。

    “既然如此,那你说说,这些倭奴到底该怎么处置吧?”正头疼这件事情呢,罗彦这一冒头,自然是被李世民给盯上了。

    既然敢出来说话,罗彦心里自然有主意。“陛下当手书一封,信中严加斥责这厩户的失礼,同时拒绝遣唐使前来。这倭国与我大唐,简直就是鸡肋,要之何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